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一十四章 引人注目的材料學院

秦海和寧靜手拉著手走下了講臺,坐在臺下的陳宗則和其他一些學者紛紛向寧靜表示著祝賀,還有些此前不瞭解他們倆關係的人則拿此事開著玩笑,弄得寧靜既興奮又羞澀,只知道不停地向眾人鞠躬致意。

寧靜的演講之後,又有幾位學者先後上臺做了關於其他領域的主題演講。這幾位都是西方的材料界大牛,歲數最起碼也比寧靜要大出一倍,屬於德高望重之輩。他們演講的內容自然是極其重要的,講述也非常精彩,不過引起的轟動就遠遠不及寧靜了。

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主題演講人,這就是本屆材料年會上最大的噱頭,足以讓大家津津樂道地議論上一段時間了。

在主題演講程式結束之後,年會進入了後續的環節,即按不同領域進行分組討論。在分組討論中,提交過的會議論文的學者將會宣讀他們的論文,並接受同行的評議。這一次與秦海一道來到巴黎的中國學者還有20多位,他們都屬於有資格宣讀論文的專家,但要說起影響力,就遠遠不及寧靜了。

安河材料學院派出了一個龐大的代表團前來參加本次年會,幾乎每個分會場都有一位甚至好幾位安河材料學院的學者宣讀了他們的會議論文,而且每篇論文的內容都相當前沿,完全不是那種純粹為了露個臉而拼湊出來的文章。一開始,其他國家的學者們還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但隨著“安河材料學院”這個名稱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在他們的耳邊,所有的人都被吸引住了。

在這個世界上,居然還有專門以“材料”二字命名的學院。而且這個學院的研究領域之寬、研究水平之高,足以讓人驚訝。

要說起來,冠以“材料學院”幾個字的機構自然是很多的,不過在這些機構的名稱前面,往往都還有一個字首。比如叫作某某大學材料學院,事實上只是大學下屬的一個分支機構而已。安河材料學院與這些單位不同,它是一家完全獨立的專業材料研究機構,全學院上千名職工,一多半是研究材料科學的學者,另外一小半則是為他們服務的後勤、行政人員。

“你和張教授、李教授都是來自於同一個學院的?”有外國學者私下裡拉著材料學院的學者打聽道。

“是啊。我們都是來自於同一個學院的。”材料學院的學者略帶驕傲地回答道。以一個集體的形象露臉,其實比自己單獨露臉更有面子,這是他們在這次年會上的感覺。

“我聽說,在高分子材料分會場,也有兩位先生是來自於安河材料學院。難道他們也是你們的同事嗎?”

“我們一共來了17個人,每個分會場都有我們的同事。”

“賣糕的,這也就是說,你們學院的研究涉及到了材料的每一個領域?”

“幾乎如此吧。”

“我過去怎麼沒有聽說過你們這個學院?如果你們能夠在這麼多領域裡都有建樹,那麼不應當會是默默無聞的。”

“因為我們學院是三年前才成立的。出資建立這家學院的,就是在第一天的會議上露過面的秦海先生。”

“原來是這樣……”提問者這才恍然大悟了。

一家專業的材料工業集團,下屬一座專業的材料學院,這是真正想在材料領域做出一番作為的架式。看起來。這個吹牛皮的秦海,還真是有幾把刷子的,至少他麾下有這麼多優秀的材料學家。這就是他的底氣。

雖然中國的材料科研在大多數領域裡還處於追趕狀態,無法與世界頂尖水平相比,但擁有這樣一所門類齊全的材料學院,還是讓人非常羨慕的。

材料的各個門類之間,有些東西是相通的,多個門類之間的合作往往能夠產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說。搞陶瓷研究的,也需要高分子專業的配合;磁性材料既包括了金屬材料。也包括了陶瓷材料;至於說材料力學、材料製備方面的研究,更是跨越不同材料門類的。可以與許多專業開展深入的合作。

安河材料學院的優勢就在於此。秦海從全國各院所挖來方方面面的材料學家,這些人平常湊在一起,聊各自的專業,經常能夠碰撞出一些閃亮的點子。當一項研究需要其他專業進行協作的時候,學者們不需要千里迢迢去找人討論,只要在實驗樓的走廊裡喊一句,就能找到相應的專家。這樣產生出來的協同效應,是其他研究機構所無法比擬的。

從第一天開始,就有許多參加年會的代表來到秦海的住處,與他進行溝通,大家都想從他這裡得到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

“秦先生,我叫喬納斯,是瑞典萊氏分析儀器公司的技術總監。在今天的會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