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字兩張口,怎麼說都有理。
要扶持大秦集團的時候,可以說這家企業是省裡的重點企業,省裡應當給予政策傾斜。等到要踩大秦集團的時候,又同樣可以說這家企業是省裡的重點企業,應當勇於承擔更多的責任,作出更多的貢獻。
對於那位王副省長的觀點,秦海也懶得去吐槽了。在一些官員的心目中,外資總是比內資要更值得關照的,而在內資裡面,民營企業又屬於地位墊底的一類,不說與國企相比,就連鄉鎮企業都因為戴著“集體所有制”的帽子而比民營企業要更受青睞。
“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呢?”秦海問道。
柴培德嘆了口氣,說道:“會上定下的態度,是原則上傾向於讓小原會社兼併安河電機廠,你們大秦集團方面的工作,交給我來做。”
所謂“原則上”,取決於如何理解了。很多原則上的事情是可以通融的,原則原本就是用來破壞的。不過,也有些原則上的事情,其實就已經是板上釘釘了,之所以只稱為原則上的意見,只是一種委婉的說法而已。秦海明白,這件事的情況就屬於後者,也就是沒有太多的迴旋餘地了。
“有什麼道理嗎?”秦海不甘心地問道,“省裡出爾反爾,用一家比我們晚來的外企把我們排擠出局,總得有個說法吧?我知道你們認為外企比我們高貴,但我就不信,你們這些當領導的,敢於公開這樣說。”
柴培德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省裡當然不能說外企更高貴,事實上,省裡大多數領導並沒有這樣的想法。只不過王省長提出來的理由非常充分,所以省裡也沒有辦法,只能顧全大局了。”
“顧全大局?什麼大局?”秦海問道。
“為了中國重返關貿總協定的大局。”柴培德說道。
“我去……”秦海差點沒把一口剛喝到嘴裡的茶水噴出來。一家安河電機廠的歸屬,居然能上升到這樣的高度去談,這位王省長也真是太有才了。
始創於1947年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是當時最重要的全球性貿易合作機制。中國是關貿總協定最早的創始國之一,但在1950年卻由海峽對岸的政權宣佈退出了這一機制。1986年,中國政府正式提出恢復關貿總協定締約國地位的申請。從而開始了漫長的“復關談判”歷程。
中國政府希望恢復關貿總協定地位的目的,在於促進國內商品的出口,使中國不再需要年復一年地與各國政府進行貿易談判,為了一個最惠國待遇而不斷地向他國作出讓步。不過,那些掌握了關貿總協定大權的西方列強也非常清楚中國的訴求。因此不斷地給中國的復關談判設定障礙。結果,直到1995年關貿總協定壽終正寢,中國也沒能夠完成復關大業,不得不又以一個新人的角色,開始了同樣艱難的入世談判。
無論是“復關”還是“入世”,中國在當年的國際貿易體系中都是處於十分弱勢地位的,為了贏得西方國家的承認,中國不得不屈從於各種各樣的要求。惟恐哪個地方做得不好,被別人抓住了把柄。後世的人是無法想象當年中國是何等憋屈的,說到底。不就是為了能夠多出口一些紡織品,多換到一些寶貴的外匯嗎?
“王省長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不同意小原會社兼併安河電機廠,中國的復關談判就會失敗了?”秦海嗤笑著問道。他覺得王賀講的這個笑話真的很冷,尤其是放在安河省的省長辦公會議上講,就更顯得荒唐可笑了。
柴培德卻是笑不出來。他和秦海所處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東西也不一樣。他知道。僅僅因為拒絕小原會社的兼併申請,當然不足以影響到中國的復關談判。但政府裡的事情是不能這樣思考的,在中央殫精竭慮推動復關大業的時候,一個省裡的官員不服從大局,做出影響外商感情的事情,這是一個政治覺悟的問題,怎麼上綱上線都不為過的。
對於安河省的領導們來說,安河電機廠反正是要拿出來被別人兼併的,小原也罷、大秦也罷,誰兼併不是兼併呢?如果小原會社開出來的條件太差,省領導們或許還會猶豫一下,但人家的條件和大秦一樣,你有什麼理由非要護著大秦集團呢?
在省領導裡,有像柴培德這樣一心關照大秦集團的;也有覺得秦海太過張揚,巴不得找機會給他找點麻煩的;還有一些領導,認為大秦集團在省裡佔的好處已經挺多了,放棄一兩個機會也無關緊要。在這種情況下,王賀祭出復關這樣的大殺器,領導們自然就順水推舟,紛紛表示贊同了。
柴培德作為唯一一個投反對票的副省長,雖然表示要保留自己的意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