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7部分

過掉兩句書袋而已,不用理他們。你還是說你的辦法。”喏!”曹衝點了點頭:“我想的是,既然丞相古制已經恢復了,為什麼不恢復漢初的黃老之術?黃老要求天子無為而治,我們正好順理成章的要求陛下少管些閒事,父親也可以名正言順的可以與天子平起平坐,坐而論道。”

“黃老?”曹操撲哧一聲笑了:“這倒是有趣,只是漢家實行儒術獨尊。罷黜百家之學已經數百年了,儒家勢力已經根深蒂固,這時要恢復黃老之術,恐怕不是易事,只怕引起的風波會比封王還要更甚幾分。”

曹衝搖了搖頭道:“雖說儒家獨尊已經根深蒂固,但一來儒家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今文、古文,以及現在的鄭學,已成鼎足之勢。而黃老、百家之學也並非是以獨立面孔出現。他們大部分都有些儒家地身份,由他們出任朝庭要員,應該不會引起那些儒者的牴觸。”

曹操想了想,也沒有反對。他聽曹衝說過,從他自己的渠道也知道一些有關襄陽書院地那些辯論。以荀悅為代表的老一輩大儒,以仲長統代表的中年學者,他們那些看起來有些離經叛道的對經學的批判態度在經過長時間的辯論之後,已經漸漸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並且隨著襄陽月報的發行。逐漸輻射到了不少地區。雖然意見未必統一,但畢竟能夠冷靜的思考這些問題。不至於那麼激動了。當然涉及到具體利益問題地時候,還會有爭論,但經學不是鐵板一塊,卻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曹衝所說的後一點,曹操更有體會,象鍾繇、王朗、高柔等人,雖然都經歷過儒家經學的薰陶,但他們卻同時又奉行著一部分的法家思想,劉先是荊州大儒,同時又精通黃老學術,類似的情況並不罕見,純粹的儒者已經不是學術界最流行的治學方法。

“你岳父也這麼看?”曹操思索之後,對進與退的問題有了個暫時地解決方法,心態倒也不急了,倒是對曹衝在襄陽的新政有了一些更深入的理解。他放鬆了表情,微笑著問道。

“岳父為了解決父親的擔心,建議我曹家與陛下聯姻,這樣父親就可以以外戚之重獨掌朝政,這在我大漢朝也有先例可循,眾官應該也不會太過牴觸,倒是個救急的法子,可以讓朝野都能接受。不知父親意下如何?”

曹操已經接到荀的書信,知道荀的意思,現在又聽曹衝說起,特別聽曹衝說要先拖個三十年的想法,心中已經有了主意。他是無論如何不會退下去任人宰割,但在是否要進一步的問題上,他也在猶豫,畢竟直到初平起兵之時,他都是一心想做個忠臣地,這二十年隨著地位地變化,他成為大漢朝最有權勢的人地同時,也慢慢走上了一條無法回頭的路,是進是退,已經成了他一直在頭疼的問題。從這個請封王爵的情況來看,反對的人雖然沒有什麼掌握實權的,但力量仍然不小,連荀這樣的人都在反對他,其他人更可想而知了。他雖然藉機拿掉了荀衍的兵權,但荀家的關係遠遠不止荀、荀攸、荀衍、荀悅這幾個人,朝庭、丞相府的官員裡,至少一有半人是以荀家為指向的,勢力不可小覷。何況荀的作用實在太大,如果處理不好,牽連太廣,他不得不慎重行事。

這讓他有些進退兩難。

現在曹衝提出要將這個問題先拖個三十年再說的解決辦法,他覺得倒是可行,以曹衝的資質。對付那個天子應該是有勝算的,從他三年前就開始佈局,以及現在的實施情況看,也許讓他來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更合適一點。這樣他既可以保全一個漢臣地名聲,又可以主動權牢牢的掌握在手中。不至於讓天子反過來咬他一口。與天子聯姻,也是解決目前困難的一個好辦法,是個光明正大的獨掌朝政的藉口。

“既然如此,就依你說的辦吧。”曹操嘆了口氣:“至於你岳父,你就帶到襄陽去吧,讓張大師好好給他醫治。他跟了我二十年,如今累成這樣,也難為他了。“喏!”曹衝從曹操地話裡,聽出了他冷落荀。但又不會再追究下去的想法,心中大喜,連忙應允。曹操見他一副如釋重負的樣子。也不禁笑了起來。

八月的鄴城,夏天雖然行將離去,中午時分卻依然酷熱難當。解決了心頭一大難事的曹操心情不錯,帶著夫人們和曹衝等一幫子女到玄武池遊玩。玄武池是建安十三年春挖來訓練水師的,為的就是準備南征,不過打過赤壁之戰以後,曹操就不在這兒訓練水師了,一來有曹衝在荊州節節勝利,如今又得了益州水師。最近更是將劉備手中的荊州水師收攏了過來,水軍的實力隱隱已經超過了當年地劉表,無需他再在玄武池裡練兵,二來他也發現,玄武池雖然不小,但比起長江來,依然只是個小水池,根本起不到實地演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