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6部分

16年1月7日23:59:59,雙倍月票活動即將開始,大家給柚子投一張月票,系統自動預設為兩張,望親愛的兄弟姐妹們踴躍給柚子投票,柚子先拜謝大家的鼎力支援!!!

三、推薦一位好朋友的新書《人品科技系統》,作者武爭,書中講述的是江海從一個小業務員搖身成為科技大亨,一個商業神話就此鑄就的故事,喜歡的友友們可以前往品鑑。

第四百一十章 其中的原理

聽了盧嘉棟的話,無論是朱海峰還是秦景斌,亦或是在彈藥領域有所研究的董方卓與其他彈藥系統的研製人員,還有現場的其他人都不免為之一怔,然而盧嘉棟並沒有等他們這樣的愣神舒緩過來的時候,他那嚴謹沉穩的話語便再次在眾人的耳畔響起:

“我想各位同志都知道一個很淺顯的物理學道理,那就是一個物體越細小,那它所遇到的助力就越小!”

盧嘉棟說完這句話,不由得頓了一下,這時旁邊早有測試場的工作人員端過來一杯沏好的茶水,盧嘉棟接過來茶水,向那位工作人員感激的點了點頭,隨後喝了兩口茶水,接著指著螢幕上的那個放大的100mm穿甲彈細長的彈體繼續說道:

“這款100mm穿甲彈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將彈體的直徑定位32mm!”

“這麼細!”盧嘉棟此話一出,在場的幾位彈藥系統研製成員不由得發出一陣驚呼,雖說在外形上100mm穿甲彈的彈體與120mm穿甲彈彈體並沒有本質的差別,然而顯示器上的影象畢竟不如現實當中的直觀,再加上被放大處理,因而不可能把各種細節和特徵全部展示出來。

所以,當盧嘉棟說完這句話,幾個在彈藥方面很有研究的專家不由得為之一驚,就連之前發現這一點的董方卓也是詫異的睜大雙眼,他雖說看出了兩者在直徑上有所不同,可沒想到100mm穿甲彈彈體竟然會這麼細,32mm的直徑,也就是三厘米多一點,要知道當下防空火炮的口徑都普遍在35mm以上,32mm的彈體直徑是不是太小了些。

更何況這麼細的彈體在配重、穩定以及氣流擾動上都存在很大的問題。說句不好聽的,哪怕是一陣風都有可能把飛出炮膛的彈體給吹飛,要知道在研製新式120mm穿甲彈的彈體時,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整個彈藥團隊不知道下了多少工夫,最後才敲定直徑為53mm的彈體。

這種種艱辛的過程。包括董方卓在內的所有彈藥系統研製人員都是親身經歷過的,然而即便如此,他們也只是驚訝卻並沒有出言質疑,畢竟鐵一般的事實就擺在眼前,新式120mm穿甲彈在千米的範圍內根本無法打穿,而新式100mm穿甲彈卻在相同的距離輕鬆擊穿複合裝甲。

如果是在沒有定論的技術研討會上,或許還會各抒己見說說反對意見,可現在無可辯駁且印象深刻的測試剛剛結束,也正因為如此。即便是現在有心反駁也是說不出口的,包括董方卓在內的彈藥系統研製人員是這樣,位於旁邊的朱海峰和秦景斌也是一樣。

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一款比普通防空火炮還要細小的彈體竟然如竹竿捅豆腐一樣,將複合裝甲打得稀巴爛,朱海峰幾次想出口詢問,卻因為眼前的事實而又硬生生吞了回去,而秦景斌也是欲言又止,事實就是事實。無論如何質疑和辯駁,鐵一般的事實都已是無法改變。

而盧嘉棟想要的就是這樣的結果。他不是看不到之前所謂的“矛與盾”的相爭,也不是對愈演愈烈的對抗視而不見,更不是對趙如松負氣而走,在場眾人態度轉淡而置若罔聞,更不是沒有辦法把這一系列的事情全部用手段和職務上的便利全部壓制和解決。

只是他覺得如果這樣做的話,一切的科研成果的研製如果都出於手段和職務上的指派。或許在短時間內能取得快速的成效,但在將來卻會將科研人員無邊的思維給徹底的封固住,這樣的情況蘇聯的生物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中國剛剛經歷過的特殊時期也是一個無法迴避的案例,因此,盧嘉棟想做的就是把邊界打好。從而定下來一個範圍廣闊的框架,只要在這個框架內,任憑這些技術人員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大膽的創新和實踐,從而激發整個科研隊伍的活力。

因為在盧嘉棟看來,相關的武器裝備研發不可能只憑一個人就能完成所有,而是需要匯聚成千上萬的科研工作者、熟練的產業工人等人共同的智慧才能辦得到,而中國從古到今並不缺乏這樣具有聰明才智的人。

尤其是現如今中國當下的軍工系統中,無論是科研人員還是熟練工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