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8部分

窯工在著色時以刻劃紋為基準,上面平塗釉裡紅,留白處素面無紋飾。

該器器腹與盤口各繪釉裡紅彩斑一塊,呈色豔麗。流散淋漓,配之青白色器壁,恰似天空中的雨海雲彩。器底則巧妙地利用釉裡紅呈色的變化,給一隻以灰紅色為地,以暗紅色為輪廓線,昂首擺尾的飛雁,繞飛雁畫蘆葦一支,器腹上又用釉裡紅色料裝飾水波紋,以象徵雁在蘆葦中,穿舞而行。”吳文古拿出強光手電筒和放大鏡之外,仔細看了一會之後,緩緩的說道。

“吳老,這隻匜高四點九厘米,口徑十四點四厘米,底徑九厘米。這種尺寸的匜,是正常尺寸嗎?”嚴禮強拿出捲尺,測量了一下這隻匜的尺寸之後,問。

“這麼大的匜,在古代是很常見的。”吳文古笑吟吟的說。

“吳老,那這隻匜是不是大開門的件?是哪個朝代的?”嚴禮強又問。

“看樣式倒像是元代的,但是不是大開門的,還是讓立飛先看看吧。”吳文古微笑著說。剛才他雖然說的很多,可是隻是形容這隻釉裡紅蘆雁紋匜。並沒有說,這隻匜就是真的。

“嚴總,這隻匜肯定是真品。”康威浩篤定的說,他拿來博物館的這幾樣古玩,自己都仔細看過。而且之前,也有不少人看過。倒是那隻釉裡紅三果紋高足碗,他的信心不足。可是這已經被吳文古認定是到代的東西,他心裡就再也沒有擔心。

“元代釉裡紅,以氧化銅為呈色劑,繪畫在瓷的胚胎上。再在上面蓋一層透明石灰質青白釉,高溫燒製而成。燒成中要求強還原氣氛,和適當的溫度控制。根據有關資料,呈色劑氧化銅的比率含量比銅紅釉高,且配方簡單。主要依託的是石灰質釉,含有高嶺土的瓷胎,高超的燒煉技術。元釉裡紅的髮色,呈現紅紫、黑灰、葷散等變化,主要是因為還原氣氛強弱,燒成溫度的高低。”於立飛沒有先上手,也沒有說出這隻匜的真假,只是先說著元代釉裡紅的一些特徵。

“這隻匜好像沒並沒有紅紫、黑灰、葷散等變化啊。”嚴禮強像個小學生似的,聽到於立飛所說的特徵,馬上對照著這隻匜,仔細的看了看之後,詫異的說。

“這樣的特徵,並不是唯一的,有些元代的釉裡紅,沒有這些特徵也有可能。”吳文古見康威浩想說話,連忙說道。

“元代釉裡紅繪畫手法也有其本身的特徵,元釉裡紅有白線勾描,勾線點燃,塗繪刻畫、色彩斑點,並結合鏤空堆貼,雕刻等多種形式。塗繪畫彩多見於元釉裡紅早期產品,釉色與元代影青釉色一致,伴有刻畫、雕捏、罐、玉壺春多有此類裝飾。其釉面釉質飽滿,氣泡偏多,用筆自然大氣,不拘小節。呈色不穩,紅豔、泛紫、黑灰均有,多數葷散。”於立飛又說道,他也在仔細觀察這隻匜,仔細的對比。

“立飛,雖然你沒有看過實物,可是說的很在理。釉裡紅蘆雁紋匜的邊飾,內底蘆雁紋是在塗繪好紋飾輪廓形體,用刻刀代筆,刻劃出海水,蘆雁的羽毛。你們再看這隻匜,是不是也用塗繪刻畫的獨特畫法呢?”吳文古說道,雖然他也沒有上手,可是心裡早就有了底。

“我知道的都是些皮毛,就算知道,也分辨不出真假。”於立飛謙遜的說。

“能知道皮毛就不錯了,你再說說元代釉裡紅的特徵吧。”吳文古說道,下午於立飛對釉裡紅的理解,就出乎意料之外。現在於立飛分析元代釉裡紅的特點,說的也很有見地。他從下午一直跟於立飛在一起,顯然於立飛的分析,並不是臨時抱佛腳。

“那我就獻醜了。元代釉裡紅裝飾構圖,也很有特點。元代釉裡紅裝飾構圖的特徵主要表現為,巧妙運用銅紅髮色特點,往往把紋飾集中在器部的中部。這個部位施釉均勻有利銅紅髮色,燒成都是最佳部位,不利於銅紅髮色的器形口部,底下部位留白。”於立飛說道。

“元代釉裡紅的裝飾題材,有特徵沒有?”吳文古點了點頭,問。

“元釉裡紅髮現的產品不多,但題材廣泛。如四季花卉、圖案裝飾、山水人物、飛禽走獸等,釉裡紅在表現題材上,有其概括,簡潔等獨特藝術效果。花卉一般多以菊花、蓮花、靈芝紋等折枝花形式二方連續,以白線勾描為主。人物題材多以山水結合,人物小而簡煉,融入於風景畫之中。龍紋、鳳紋,還有兔紋。多半用刻畫手法,刻出主題紋飾,輔以釉裡紅裝飾。”於立飛說道。

“元代釉裡紅的造型呢?”吳文古又問。

“吳老,這個我可不太清楚了,畢竟我的見識有限,還是請您給我們說說吧。”於立飛微笑著說。

“釉裡紅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