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皺眉道:“這樣下去可是不行啊!一旦讓他們拖到冬季,我們只怕又會重蹈覆轍。”
高侃也是一臉鬱悶道:“北線契何力他們高歌猛進,中軍也是連戰連捷,唯獨咱們這一路受阻於此,這真是太丟人了。”
“報!”
一個通報官入得大帳,“啟稟總管,萊州劉總管與獨孤校尉的水師順利在石城和卑沙城登陸。”
“是嗎?”
高侃大喜,哈哈笑道:“看來韓藝的計劃已經成功了。”可是隨後,他不禁又皺眉,暗自生愁,因為如此一來,等於是其餘三路都取得了成功,就他這一路遲遲未得出破,這特麼就更加尷尬了,這都還沒有算上蘇定方那一路。
薛仁貴問道:“那劉總管可有拿下石城和積利城?”
“在我軍成功登陸之後,敵軍統帥立刻選擇堅清壁野,將所有的兵力都召回城內防守,故此還未能拿下此二城。”
薛仁貴聞言,目光閃爍了幾下,又看向高侃,正好高侃也看向他。
薛仁貴道:“看來我們得重新考慮一下。”
高侃點了點頭。
二人立刻來到地圖旁。
高侃手指向安市城邊上的建安城道:“敵軍將主力全部集中在安市城,建安城的防衛必定薄弱。”
薛仁貴道:“當初太宗聖上在安市城受阻時,也曾想過先拿下建安城,那樣的話,就能夠兩面圍攻安市城。不過司空他們認為建安城只不過是敵軍故意留給我們的一個誘餌,在沒有拿下安市城的情況下,就去攻取建安城,那麼我的補給將會被敵軍輕易的截斷,故此太宗聖上最終還是沒有選擇進攻建安城。而如今敵軍這個策略未曾有變,建安城還是一個誘餌擺在那裡。”
高侃道:“但是我軍的策略已經改變了,劉總管已經將敵軍壓制在城內,糧草可以非常從容得從石城登陸,給予我軍補給,我們不在需要擔心敵軍我會切斷我軍的補給線,而建安城恰恰是我軍通往石城的必經之地,我們何不將計就計,全力攻取建安城,去支援劉總管他們,先迅速的將積利城和石城拿下,然後合軍迂迴到安市背後進攻,安市必破。”
薛仁貴皺眉道:“我也是這般想的,可是一旦我軍撤走,那誰來掩護中軍,如果楊萬春出擊中軍,這後果不堪設想。”
高侃道:“我覺得只要我們夠快,就能夠避免這一點,那楊萬春放這個誘餌在這裡,一旦我們上鉤,楊萬春第一反應就是切斷我們的補給,我們可以派一些部隊防守後方,引誘楊萬春來攻,楊萬春在切斷我們的後路,一定會反攻建安城,而此時我們已經在圍攻石城,等到他們反應過來,再想襲擊中軍,可就來不及了。再者說,在長安的時候,司空就說了,要回到我唐軍最擅長的戰術,我們不能在跟上回一樣,跟楊萬春在這裡耗下去。”
薛仁貴思忖半響,覺得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這樣打的話,可以發揮後勤的優勢,於是道:“好!就這麼幹。”
這建安城在安市城的側後方,防守主要還是依託安市城,在沒有攻破安市城的防線,就繞道去進攻建安城,這是非常危險的,這軍隊可以繞道過去,但是你的補給這麼辦?
但這就是唐軍最為擅長的戰術,靈活出擊,出其不意,攻打敵人薄弱的點,不跟你們玩陣地戰。
薛仁貴、高侃在商定計劃後,立刻統帥全軍,輕裝上路,撲向建安城。
楊萬春一看這唐軍果然經不住誘惑,去攻打建安,立刻派兵出擊,攻佔唐軍的後方陣地,也就是遼河的東岸,切斷唐軍的補給線,唐軍的補給是一定得過遼河的,沒有補給,這唐軍立刻就會成為強弩之末。當然,楊萬春也不會傻到渡河去進攻大唐的本土,他這點兵力防守有餘,要想進攻大唐的本土的話,那絕對是痴心妄想,扔到中原,恐怕都找不著了。
因為建安城只是一個誘餌,防守確實薄弱,而唐軍是全軍出擊,故此在薛仁貴和高侃的猛攻之下,這一日之間,便攻破了建安城。不過,薛仁貴和高侃選擇最不人道的方式,那就是屠城,還了放了一把大火,將建安城燒得是家徒四壁,因為沒有辦法,他們只是要打通去往石城的道路,並非是要佔領這裡,這時間可是非常趕的,留他們在,等回來的時候,就還得再攻打一次,他們當然是選擇最為省事方式,反正也不是第一回了,這就是戰爭的殘酷性。
也真是無法避免的。
我要不殺你們,我就會被你們殺死。
而在石城和積利城,也正在展開著激戰,雖然獨孤無月與劉仁願一直壓著敵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