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宅門的門禁也很嚴,但戲迷卻能鑽頭覓縫找路子進去。一種辦法就是轉託關係,有些跟主家並不是很熟,或者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也能夠拐彎抹角,甚至買通家下的一些僕人混進去。還有一種乾脆就是混的。怎麼混呢?生日慶典大家都要送禮,咱們中國人不作興當面開啟包看。戲迷也能封一個紅包,裡面的錢可能極少極少,因為當時不開啟,就可以冒充親友進去混吃混喝混戲看。堂會演出都是非常精彩的,前面的帽兒戲可能比較亂,可是到了倒數第四第三齣戲上演的時候,也就是晚上*點鐘以後正戲開鑼,大家就會安靜下來,聚精會神地觀劇了。

也有的堂會實行請柬制。有人沒有請柬,最後被人識破,不得不哀告請求在邊上聽聽,大家看他可憐,也就同意了,這樣一來就使得堂會戲往往擁擠不堪。可以想見,就是再闊的大宅門,容量也是有限的,記得韓世昌先生就曾寫到過夏天演出時汗流浹背、擁擠不堪的狀況。這樣到了壓軸戲、大軸戲要上演的時候怎麼辦呢?有的人家竟詭稱閘盒壞了,沒有電了,戲演不成了。於是主人和一些貴賓到房間裡面休息或是吃個宵夜,這個時候漆黑一片,很多人耐不住性子走了。等重新修好電燈,大放光明的時候,人可能已走了三分之一,這再重新開鑼。

堂會戲還為票友提供了一個登臺的機會。當時在北京有一些叫做“耗財買臉”的人,自己有極大的戲癮,可是又不能下海,也不能到外面去參加營業性演出,於是就在堂會戲中串演一兩個角色。這些人雖然被戲曲界稱為“棒槌”、“丸子”,但是自己的戲癮卻得到了滿足,甚至還有很多名角給他配戲。當時堂會戲能興盛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凡有好的堂會,整個北京劇場的正常營業性演出都會受到影響。因為如果某幾個名角被一家堂會請走,那麼像廣和、中和、吉祥、開明等劇場上座率都會銳減。演員流失了,觀眾也流失了,這是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堂會戲是為少數人服務的,但在戲劇史上卻佔有重要地位,很多名角很難有機會湊在一起演出,只有在堂會戲中才能夠達到強強聯合的精彩陣容。

北京劇場的歷史記憶(11)

老北京劇場的臺前幕後

關於舊時代的劇場演出,侯寶林先生有段相聲十分形象,劇場裡有賣香菸、糖、瓜子什麼的,又時不時端茶送水,扔手巾把兒,又有領位帶人進場,最後是樓上小孩撒尿,混亂的情景可想而知。當時觀劇都是板凳,沒有靠背,觀眾側對舞臺。板凳很硬,由領位給個墊,再付上一點小費。一些叫賣的就在劇場裡走來走去,不管演出什麼,他們照樣賣東西,但不能大聲吆喝,有的跨個籃,有的託個盤,這樣在觀眾席上亂串。包廂相對好一點,一般高於池座,是半樓的形式。最次的座位是廊座,就是在池座的兩廂,貼兩邊牆根。廊座一般來說沒有茶水招待,位置比較差。廊座也收茶資,雖然沒有茶,但因為是茶園演出,所以也等於是付茶錢。二十年代以後,有了新的劇場格局和售票制度,劇場秩序才趨於好轉。

四十年代以前,劇場裡很少有鼓掌的情況,都興喊好。喊好的人一方面是為演員的藝術所傾倒或是對演員精彩表演的褒獎、捧場,另一方面也是在表現自己,表示他很內行,很懂戲。喊要喊在啃節上,而且這個“好”又要在不同的時候有不同的喊法。比如說演員出臺前,在後臺唱一句悶簾倒板,緊接著從側幕裡走出,底下就有炸雷似的好聲,這叫碰頭彩,一般都是一些聲望極高的名演員才能享受這樣的殊榮。有的是在演出過程中,某一句特別要好的唱腔,或者武生的一個身段,一個高難動作,大家都會報以滿堂的喝彩聲。

所謂彩聲就是“好 ”,這個 “好”一般喊得很脆,就是 “噢(ao)”的一聲,但是要喊得恰如其分,喊得到位。這個時候大家的注意力和目光,既關注舞臺上,又關注到喊好人,認為這是看戲的行家,所以說喊好某種程度上也使喊好的人出了風頭。叫好也有露怯的,這叫看戲不懂戲,於是大家嗤之以鼻,認為是“棒槌”,覺得挺丟臉的。外地人初到不了解北京的習俗,往往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所以不能輕易喊好。

碰頭彩會使演員的情緒為之一振,用京劇的行話叫“鉚上”,即鼓足勁頭以更精彩的演出回報觀眾。對於文場,觀眾也會給以好聲,比如為胡琴的過門或者是胡琴的託腔叫好,這些也是對樂隊的褒獎。但是舊時代也有一種惡習,就是給演員喊倒好。倒好一般是以打“嗵”的形式,比如演員在某個時候沒有唱上去,嗓子不到位,或者是某一個身段錯了,失誤了,或者和胡琴發生了離合,或者是穿錯服裝,忘記了戴髯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