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我一直在找黑色以外的顏色。平時我總是一身黑色。再不從黑色裡擺脫……”
擺脫黑色——只要我去買衣服,這句話就會像咒語一樣在我腦子裡不停重複。儘管這樣,到最後我仍會選回黑色。這天也一樣,到最後我猶豫了,結果什麼也沒買。
朋友打電話給我:“我看到一件很適合你的大衣。”
“什麼顏色的?”我即刻問
“黑的。其他顏色不可能有這樣設計。只有黑色才行。”
又是黑的。很猶豫。但還是去看了,而且禁不住誘惑的買下了。那件大衣的設計風格的確只有黑色襯得起。只是,我的黑衣又增加了。
朋友從倫敦旅行回來。
“這次的旅行令我有一點感悟。我和朋友一起去的,因為我喜歡JOHN *EDLEY的針織衫一下買了兩件。結果被朋友質問,為什麼你買的針織衫樣子都差不多,而且不是黑色就是深藍的呢?”
說道她的針織衫,其實在外形和細節上都有些微妙的不同。令她愕然的是在別人看來竟然每件衣服都相同。
“你喜歡的話,那就是你的個人風格,不是挺好嗎。”結果被我這麼一說她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喜不喜歡了。
其實喜歡還是喜歡的。但這種喜歡漸漸變成了一種習慣,跟著便停滯不前。久而久之也失去了冒險的勇氣,這樣的自己實在令人痛快不起來。
原本黑色不是一個隨便的顏色。因為它的華貴和存在感,使得在穿著上要完全掌控它變得很困難。
黑色有自己的性格。奧黛麗赫本的黑色小禮服身影,楚楚可憐又充滿神秘感。電影《甜蜜生活》裡Anita Ekberg一身妖豔的黑色,極為強烈的*。作為UNHCR(聯合國難民高階專員事務所)親善大使的Angelina Jolie;,在演講時那身男式女裝,簡潔、颯爽、知性的黑色。
把黑色和自己的個性連結,穿在身上的一瞬覺得“就是它了”的時候,影響力也隨之而出。這個道理我懂,可還是下意識的把黑色當作隱身草。
有個比我年長的朋友,從來不穿黑色。她是珠寶設計師,她所有的衣服顏色都是為了襯托各種不同首飾而精心搭配的。深紅色的珊瑚項鍊配奶茶色T恤,外面再罩一件茶色系摻點紅色的針織衫或小夾克。和頸間的珊瑚項鍊相呼應,漸變色很輕易已奪人目光。
白色和灰色的巴洛克珍珠串成的項鍊,亮灰色的泰絲綢長大衣,腰間一條同質地腰帶,袖口捲起,整個感覺好似舊時好萊塢的女明星般優雅。有光澤質地的衣料是陪襯巴洛克珍珠的上選。
還有澄清的祖母綠襯衫和長裙套裝,配一條古香古色的淺駝色碎花絲巾。令手上的翡翠戒指與套裝顏色相輝映,美不勝言表。
從她身上我察覺到一些事情。想要擺脫黑色的第一步,就是把整身衣服換成另一色系。
首先,選擇一個除了黑色以外有自信能穿好的顏色。一上來就試綠色和黃色是不可能的,可以選擇駝色、灰色、棕色、乳白色等。只要有一件這種顏色的衣服就毫不猶豫的買其它顏色來搭配。剛開始時最好選一些相對較難的顏色,無須考慮太多果斷地選擇就是竅門。配合著再加一些小飾物、小褂件,塑造整體風格。
讓你打心裡喜歡的顏色可以看作是最適合自己的顏色。經常說選擇適合自己的顏色取決於各人的膚色,遵循這個規律基本上不會失敗。但比起遵循規律,把自己喜歡的顏色穿上身,並讓那顏色襯托自己似乎更具挑戰性。可以先從一些小飾物開始嘗試。如項鍊、耳環、披肩、圍巾、別針等挑自己喜歡的顏色。然後在慢慢在適應過程中,就算這個顏色不太適合自己的膚色,你也會覺得它就是“你的顏色”。
黑色的確給人親切感和安心感,並不那麼容易放手。但是在黑色之後發掘“第二個顏色”會讓你的扮靚的範圍更寬廣。
把所有行頭從“全是黑色”變成“黑色只是顏色之一”。這就是我的目標。
16種發現“自我流派”的方法——墜入情網的衣服(1)
今天她也是穿套裝來的。近似黑色的深灰色帶胭脂色細條紋套裝,配色非常好看,質地更是上乘。沒有比那質感再好的羊毛了。深沉柔滑的光澤十分搶眼。這樣的質地怕是很難起皺吧。上衣領口處看的出手縫的針腳,說是西裝褲更合適的直筒褲,再加上腳上那雙黑色船鞋。真真是盡顯女人風情啊。
“很酷的套裝。在哪買的?”
“不是買的,是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