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攻西夏開始,成吉思汗就已經發現,漢人工匠熟悉如何製造圍城器械,這些器械可從遠處使用大量的石頭來搗毀城市。漢人已經研製出許多那樣的裝置:對準城牆投擲石頭、燃燒液體以及其他有害物質的彈射器,以及拋石機,它們是透過沉重平衡物的下落而產生能量的一種石弩,它們丟擲物體的速度,要比轉矩的彈射器還快。弩炮(即古代投石器)是一種發射大量箭的機械裝置,所發出的箭能破壞處於其射程範圍之內的各種建築設施,以及消滅所有的人畜。儘管圍城戰史非常古老,但這些武器對蒙古人來說是全新的,而且它們很快就成為成吉思汗武器庫的永久組成部分,他很重視武器效能以及武器製造者的聰明才智。成吉思汗不僅僅要使用這些武器,而且還獲得製造武器所必需的工程學知識。蒙古人獎勵那些投誠的工匠,每次戰鬥之後,他們就仔細地從俘虜中挑選工匠,強徵他們到蒙古軍隊中服役。成吉思汗使工程部隊成為蒙古軍隊永久的組成部分,而且透過每一次新的戰役和征服,作戰器械在複雜性和效能方面,均會得到發展。
於蒙古人而言,圍城器械發揮出了一種特別的魅力,因為它們可使攻擊者安逸地呆在城外,遠離他們所厭惡的直接短兵接觸的危險。在某個時候,蒙古人遇到使用火槍的女真人,火槍是一種塞滿黑色火藥的竹管,當它點著的時候,就會緩慢地燃燒,從槍管尾部噴出火花、火焰以及煙幕,就像是噴火器一樣。這種武器是從爆竹發展出來的,過去常用於點火或作為迷惑敵人和敵軍戰馬的一種裝置;後來經過改進,蒙古人將其加以改裝,更多地用在軍事用途上。
當成吉思汗無法迅速突破敵人的防禦工事時,他就試圖施以計謀,例如佯裝撤退,誘使敵人從他們的要塞裡出來,就如在對付女真人的戰役中,哲別圍攻遼陽那樣。在稱為“狗鬥”策略的運動中,他佯裝撤退,命令部隊留下大批的裝備和軍需品,好像他們是在非常匆忙地潰逃一樣。守城官員見狀,就派兵出去蒐集戰利品,但由於他們的疏忽,使用大車和牲畜運送全部物資,結果阻塞住了大開的城門。就在士兵們處於曠野,而城門又大開的時候,蒙古人發起了進攻,迅速穿過洞開的城門,佔領整座城市。
作為終生的遊牧民,蒙古人早就學會在運動中作戰。對於半兵半農的人而言,逃跑意味著失敗,追趕則意味著勝利。定居民計程車兵要把攻擊者從他們的領地中趕走。遊牧民要消滅敵人,無論在進攻或撤退的時候,都該消滅他們。對蒙古人來說,兩種趨向都象徵著戰鬥,逃亡後撤的征服與駐軍佔領的征服是一樣的。一旦蒙古人將對手誘出圍牆城市,他們就會使用自己已掌握的、操控大群牲畜運動的手段。最為平常的是,他們或拉長追擊者的戰線,因為戰線越長防備就越弱,只要蒙古人一將敵人誘進圈套,就易於攻擊;或者逃亡的蒙古人會分成小分隊,這樣就把追擊者也分成了更加容易對付的小群體了。
即便是在被死敵所擊潰或追擊時,蒙古人仍會使用更多的儲存自我的計謀。要是他們在巡邏中被突襲或被追趕上,他們通常會隨身攜帶一些貴重物品撒在地面,以便逃亡。敵人總是會解散隊伍,取回物品,而且他們自己之間還經常爭鬥,搶奪物品,這就使蒙古人得以逃脫。在其他時候,為遮掩他們的行動或使追擊者認為蒙古人比實際的人數還要多,他們會將泥沙拋向風中,或在他們的馬尾繫上樹枝,揚起灰塵。
在對女真戰役的第一年之後,很明顯,對蒙古人來說最大的危險不是來自戰鬥,而是來自氣候的不適。緯度較低以及靠近大河和海洋,使得空氣溼潤,夏季的炎熱和潮溼對蒙古人和他們毛髮濃密的馬匹來說,幾乎是無法忍受的。在農耕區和城區,他們屢次彙報了各種可怕疾病的滋生。在夏季,戰事幾乎完全停止,大批蒙古人以及大量的馬群,就近撤回到緯度較高以及較為涼爽的內蒙古草原。
1214年,成吉思汗最終包圍了位於中都(今北京)的黃金汗宮廷。宮廷已發生過政變,新黃金可汗經受了如此多的內部鬥爭,再也不願面對長期的圍攻,他同意與蒙古人和解,以換取他們的撤軍。他獻給蒙古人大量的綢緞、金銀以及三千匹馬和五百童男、童女。為確定這一協議,黃金汗承認自己是成吉思汗的附庸,並將一位公主送給成吉思汗做妻子。
4、 唾棄黃金可汗(7)
作為回應,成吉思汗解除中都之圍,並開始長途跋涉,朝戈壁北端的外蒙古方向返回。契丹人收回了大部分領土,皇室也得到了恢復;女真人允許他們保持一個自己的小王國。成吉思汗表明了自己並無統治這些地區或設立一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