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匯總來自世界各地的截聽電子情報,分析處理後上報華盛頓決策層。【葉*子】【悠*悠】我們如果能找到那名臥底,說服他在‘梯隊’系統上開個後門,到時不但能隨時監控美國人對‘獵鯊’行動的反應,必要時直接利用‘梯隊’黑進銀行網路,讓它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這時正和技術人員商量楊星想法的霍恩插嘴進來,“還是老闆高明,一句話就解決了我們頭痛的善後問題。當年我被中情局開除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發現了中情局的秘密檔案,知道他們違反美國憲法監控國內的公民內幕。結果他們反咬一口,不但解僱了我,還讓我身敗名裂被家人和朋友視為叛國者。這回要是栽贓嫁禍‘梯隊’的話,要把他們監控自己國民的證據捅到網際網路上,看那些傢伙再拿什麼關於國家安全的屁話來掩蓋真相”楊星不由微微一笑。
這位霍恩就代表了此時廣大網路空間裡大多數傳統駭客的想法,他們認為網路是自由自在的地方,最恨他人監視和限制自己網路交流的權利,如果能加以引導,到時網路病毒大爆發,美國等國政府一定會嚴加監控網際網路,按他的想法打著‘梯隊’的旗號打擊各地駭客,再適時揭露‘梯隊’的存在,保證能讓駭客們聯手應戰,到時整個網際網路天下大亂,最適合他們渾水摸魚,無論是干預國際清算銀行的轉賬系統,還是給而美國人使絆子都容易多了。
楊星還沒有透露給任何人知道的是,他對“梯隊“如此感興趣的理由還有一個。到時美國在空襲南聯盟時,想要敲打中國俄羅斯等在聯合國安理會里反對他們做法的刺頭,必然會透過軍用通訊網路和前方的聯絡,總會有蛛絲馬跡留下。楊星絕不相信美國人後來所謂的“誤炸”說法。既然早有預謀就一定會有所指示,楊星沒辦法切入美**方的網路,但利用自動化的“梯隊”擷取到事發當天美**方的通訊記錄卻是可行的。【葉*子】【悠*悠】而且退一萬步來講,就算真如美國人說的是“誤炸”,楊星也不想國家和民眾有危險,掌握美**隊的行蹤,讓他們偷雞不成蝕把米,“梯隊”的作用也無可替代。
既然老闆找到了“梯隊”當他們行動的替死鬼,坐在指揮中心裡的都是網路軟體高手,群策群力之下,眾多匪夷所思利用“梯隊”名號惡作劇的手段被他們層出不窮的想了出來。比如霍恩叫囂著自己利用化名在網上向一些分散在世界各處的人權組織和民權積極分子告密,宣揚“梯隊”對公民社會的危害,再組織他們到時在網上統一發起行動,向跨國公司、政府情報機關、警察軍隊等有影響的權利機關等發起網路攻擊。
楊星心想真要成行,這可是自60年代民權運動以來又一次大規模民眾和政府間的對抗了。霍恩這小子真是唯恐天下不亂,不過他並沒有阻止的意思。這樣也好,網路和西方社會越混亂對於他的計劃實行越有利,楊星發現自己越來越有當災星的潛質了,好像他不管走到哪裡都能掀起驚濤駭浪。本來簡單的“獵鯊”行動,從走私集團銀行賬戶轉賬的行為現在居然升級到侵入美國防護最嚴密的“梯隊”電子監控系統,甚至挑起公眾和政府間大規模對抗的地步,他的重生對中國以外地區的人來說,可真是場災難啊。
對於滲透進入“梯隊”系統後如何利用裡面的情報,楊星也結合前世的記憶有了自己的思路。他單獨跟林佳娜商量,如果除了讓她關注的美國空襲南聯盟以及針對“深淵之門”釋放病毒後的反制措施情報外,其他關於“梯隊”截獲的西方政壇秘聞,政客風流韻等情報,最好另找一個來源散佈出去。
說到這裡他讓林佳娜去找一名叫做朱利安?阿桑奇的澳大利亞駭客,雖然此時這位駭客名氣很小不為人知,但楊星可是記得再過幾年他成立的那家“維基解密”網站可是不斷解密美國大批外交密檔,丟擲美國和多國政要的私下交易,把美國人弄得焦頭爛額苦不堪言,讓美國在全世介面前出了大丑。林佳娜只需要把“梯隊”的情報和“梯隊”本身的存在提供給他,在暗中資助他一筆經費,想必能讓“維基解密”提前幾年出現,讓本已混亂的局勢越發渾濁不堪。
林佳娜對楊星連阿桑奇這樣不知名的人物都瞭解有些驚奇,但她沒有多問,這幾年的相處經驗表明,眼前這位名義老闆雖然外表年輕,但是思路詭異,經驗老道,很少會無的放矢的做一件事,安排的事情表面看起來簡單,但往往是大有深意的深遠佈局。就像剛才他儘管沒有受過專業間諜訓練,但一聽到“梯隊”系統就能突出奇謀把黑鍋讓它背了,這份見識和反應的確少見。所以她立即答應著手尋找阿桑奇,並籌備建立“維基解密”網站,到時候阿桑奇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