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創新就是創造性破壞(7)
男的問:“那你買香菸幹什麼呀?送給我?!”
女的笑了:“臭美呀你,你沒有發現這個盒子好漂亮好漂亮嗎?”
男的仔細一端詳,發現那個盒子的確很精緻美麗:“很漂亮,你不會是僅僅就為了這個包裝盒而買的吧?”
女的說:“正是呀,我喜歡這個盒子,買回去放在我家客廳的裝飾牆上,好美!這裡面的煙就賞給你吧。”
上面這個故事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中的男主人翁就是周帆先生本人。
周帆是個胸中裝有許多優美故事的人,這可能與他的作家身份有關,正因為有了許多生動優美的故事,他的講座才能吸引眾多的聽眾,他的演講才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周帆講了兩個故事,來說明細節生動的重要性和細節在全域性中的地位。
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美國富商與英國園丁的對話:
一個美國富商在英國看到城堡裡的一片草坪長得非常別緻、精美,似乎每一棵草都經過了精心的養護,沒有一根雜草,綠油油的一片,不見半片枯黃的葉子,就專門去找到園丁:
“你們的草坪太美了,怎麼才能在美國也種出這樣的草坪來?”
園丁回答:“這個簡單,只要特別的種子、殷勤的灌溉、精心的護理……”
富商聽了很高興,他說:“這很簡單,因為這些都可以用錢買到。”
“不過,這塊草坪我們這樣做了400年。”園丁慢悠悠地說。
富商張大了嘴巴……
上面我們強調了細節的重要性,但是在做好細節的同時,還得明白另一個道理,那就是細節必須服從整體。如果因為細節而影響到了整體的美觀,那麼這個細節就要忍痛修整,甚至割除也在所不惜。
從系統最佳化原則角度出發,區域性要服從全域性,因為區域性是依附於全域性之上的一個細節。
雕塑家羅丹,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精心雕塑了一幅巴爾扎克的全身雕塑像。終於有一天,他完成了這個傑作,喜滋滋地告訴他的親友們,並邀請親朋好友前來觀賞,請親朋好友對這幅雕像給些意見。
親朋好友們圍著這幀巴爾扎克的雕像,轉悠了半天,大家一致認為非常傳神,但是有一隻手尤其生動,其中一位好友說:“整體看是很優秀的作品,但是因為那隻手過於生動,而將欣賞者的目光吸了過去,從而影響到了整個雕塑的價值。”羅丹一聽,認真看了看那隻手,覺得很有道理,遂拿來工具,當時就把那隻手敲掉了,然後對親友們說:“現在再看看。”
親友們再仔細一看,說:“現在好了,去掉了那隻手,整體就大放光芒了。”
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了細節在整體中的作用,再好的細節,如果影響到了全域性,就要刪除。正如寫文章時,任憑多麼優美的詞句,如果對文章的立意與中心思想不能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就是沒有價值的,要毫不惋惜地刪掉。
周帆的創新哲學之二:攪拌
“我現在向在座的諸位老總提一個問題:用同樣的烹製方法,同樣的原料炒的肉沫與炒的肉塊,味道是否相同?請大家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所有的回答是:不同),好,既然大家在這個問題上都是一致的,那麼為什麼味道會不同呢?原料是相同的,烹製方法是相同的,烹製人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就是一個是肉沫,一個是肉塊,但是肉也是相同的。大家能再次回答一下,為什麼味道會不相同嗎?(大多數人都搖頭表示不知道),透過這個問題,我們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形式的改變會影響到內容的改變。然後我們再把思維開啟,就得出一個結論:改變形式就是創新。
二、創新就是創造性破壞(8)
大家認同嗎?
我再列舉一個例子,比如大家回去以後,將你的臥室做一個全新的調整,原來放在東邊的梳妝檯,改放到西邊,原來朝北的床改為朝南,再將其它的小物品、小器具也全部換個位置,然後你就去上班,當你下班回到家走進你那熟悉的臥房時,你會新奇地發現,自己的臥室煥然一新了,你的心情也會隨之明朗起來。臥室的所有東西並沒有增減,只是換了個擺放位置,就給人一種全新的感受,這就是形式創新。
我們知道,對於房地產來說,產品同質化是房地產行業的特徵,張三的三房兩廳無論怎麼變化,和李四的三房兩廳不會有很大的區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把創新的著眼點放在兩個方面:一是細節生動化,二是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