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張軫兵團。28日,改令華東野戰軍第三、八縱隊和中原野戰軍第九縱隊阻擊胡璉兵團,而以東西兩集團全力對進,決心在社旗鎮地區圍殲張軫兵團。當夜,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在社旗鎮以南的埠口以突然動作扭住了張軫兵團,引起了張軫的警覺。他一面令部隊迅速向心集結,向社旗鎮以南的解放軍陣地作試探性的攻擊;一面親自用日語與信陽第五綏靖區司令部進行電話聯絡。當信陽司令部向他報告東線解放軍主力西移,有參與合圍的趨向,勸他不要繼續東進,而應西退南陽時,他判明解放軍的意圖是“圍點打援”,決心西退南陽,但卻故意在電話中嚴詞拒絕信陽司令部的建議,聲言以5萬精兵,完全可以衝過解放軍的防線。並於第二天,以一部向東佯動。
劉伯承得到上述情報後,估計張軫有西竄的可能,於30日令西集團主力由南、北、兩三個方向投入戰鬥,將敵主力向東壓迫,以使東集團於野戰中予以殲滅。並告誡西集團應嚴防敵西逃退入南陽。如敵仍在原地困守,則於6月1日由西向東投入戰鬥。他還特地鼓勵部屬:“此次作戰關係整個中原戰局,且敵已現慌亂情緒,我全體指戰員,應以高度的堅決動作,不惜任何代價勇猛戰鬥,爭取全殲張軫兵團,並防其在飛機掩護下突圍。”為了及時掌握戰場的演變,保證部署的正確執行,他於31日趕赴社旗鎮以北的券橋,開設前方指揮所。
張軫向東攻擊的行動迷惑了西集團指揮員,他們誤認為敵人己入彀中,竟過早地率部東移,放鬆了西面的堵擊。張軫見有機可乘,於31日拂曉突然率部掉頭西退。及至西集團發現後再行追擊與堵截,不免遲了一步,張軫主力大部遁去。在西集團勇猛衝擊下,僅將後衛整編第五十八師師部及第一八三旅包圍於南陽以東馬劉營地區。退回南陽的敵前隊雖在空軍配合和大炮掩護下,全力回援,但遭到西集團第四縱隊的堅決阻擊,被殲一部。至6月3日,馬劉營之敵遭到全殲,宛東戰役宣告結束,前後殲敵萬餘人。
這次戰役,實現了掩護華東野戰軍粟裕兵團南渡的目的,並截殲了張軫兵團一部,使其再不敢以一個兵團獨來獨往;但失掉了全殲張軫兵團的良好機會。劉伯承對此批評說:“乃因西兵團一部顧慮自己區域性的傷亡,於29日脫離埠口之敵,向社旗鎮北撤退,未將張軫抓緊,而西兵團又迷於敵人表面的現象誤認為張軫東進,也沒有照顧我東面有東兵團,將主力東進至羊冊、郭集地區,欲由南北夾擊並防敵東逃,因而放鬆了極重要的西面兜擊,使張軫得於31日拂曉向西逃走,是日午逃到橋頭,此為未全殲敵重大的失著,這是未能把握基本情況發展的規律,迷失戰役指導方向的重大教訓(要正確判斷偵察到的材料,不可為某種片斷材料所束縛)”。
5月末,粟裕兵團在中原野戰軍宛東戰役的有力掩護下渡河南下,進入魯西南,參加中原作戰。中央軍委要求華東野戰軍集中主力,尋殲敵第五軍。
指示中原野戰軍的作戰重點是鉗制南線敵人,予以配合。劉伯承、鄧小平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即令華東野戰軍陳唐兵團北上歸建,以便加強華東野戰軍在豫東的作戰力量。同時,計劃於6月中旬在漢水流域發動強大攻勢,殲滅老河口及襄樊地區之敵。
6月中、下旬,華東野戰軍接連發起開封戰役和睢(縣)杞(縣)戰役。
為阻擊平漢路敵人的增援,劉伯承相繼組織了3次阻擊戰。第一次是阻擊胡璉兵團北援開封。當華東野戰軍第三、八縱隊突然發起開封戰役,並一舉攻克開封外城時,蔣介石唯恐中原樞紐有失,急忙親飛開封上空指揮,一面令守敵固守待援,一面令第五軍和胡璉兵團由東、南兩面增援。東路的援敵由華東野戰軍負責阻擊,南路的胡璉兵團則由中原野戰軍進行阻擊。劉伯承見戰情緊急,為了爭取時間,採取大兵團梯次行進的方式,令第一、三縱隊和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為第一梯隊,迅速趕至西平以東的東、西洪橋一線,構築野戰防禦工事予敵以堅決阻擊;以第二、四縱隊為第二梯隊,尾第一梯隊前進,隨時準備協同第一梯隊作戰。從6月15日至17日,胡班兵團集中兵力和炮火,對東、西洪橋進行輪番攻擊,企圖?舉越過阻擊陣地。但在節節抗擊下,兩天僅前進,了80裡。18日,開封四關已被華東野戰軍攻克。蔣介石因胡班兵團已救援不及,且有被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南北夾擊之虞,即令胡璉退回汝南。至此,中原野戰軍順利地完成了第一次阻擊任務。
第二次阻擊戰是配合華東野戰軍睢杞戰役第一階段作戰。6月下旬,經過宛東戰役和西平阻敵援沛戰鬥之後的中原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