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部分

和邊境緊張局勢的積極措施。但是,印度當局卻把這些行動視為軟弱可欺,反而得寸進尺、變本加厲,走上了大規模軍事侵略的道路。

在忍無可忍、遲無可退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命令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奮起抵抗,從而拉開了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的帷幕。

早在這年5月,劉伯承就預見到中印邊境的衝突,勢必發展成為一場相當規模的邊境戰爭。根據西藏特殊的地理條件和當年人民解放軍進藏的經驗,他最為耽心的是部隊後勤供應和道路問題。他對總後勤部的負責人說:“看印度最近的反華態勢,後勤工作要有充分準備。去西藏有康藏、青藏、新藏三條路,康藏路和青藏路戰略意義重大。”又說:“後方基地要注意隱蔽,要鑽溝,要挖洞,要偽裝,防止敵人對我後方基地實施空襲”。

10月10日至17日,針對印軍對中國領土的不斷進犯,劉伯承又多次提出詳盡的意見。他要求作戰部隊抓緊戰前訓練,確實熟悉地形道路,“要用夜行曉襲、出敵不意戰術,集中優勢首先擊毀敵人的要害(如指揮中樞或主①英帝國主義為侵略中國西藏地方,於1914年3月24日,在印度西姆拉,由英國人亨利·麥克馬洪用陰謀詭計,與西藏地方代表秘密換文,炮製了一條所謂中印邊界線,把該線以南9萬多平方公里的中國土地,劃歸英屬印度。但中國曆屆政府從未承認,並多次提出抗議。

要集團等)”,”全部文章要作在‘速戰速決’四個字上,切忌力量分散”。

10月18日至19日,劉伯承又專門對新疆部隊的作戰提出了重要意見,他說:“如何才能達到徹底、乾淨、全部殲滅敵人,按照毛主席的思想,要想辦法把敵人分散開打。我很擔心的是啃骨頭??戰術不是死的東西,土辦法能打勝仗,就是好戰術。”

10月20日,自衛反擊作戰同時在中印邊境東、西兩段發起。在東段,實施主要突擊的右翼部隊,迅速攻克了槍等、卡龍、扯冬等地;左翼助攻部隊密切配合,相繼攻下沙則、仲昆橋,同時迂迴到章多。至當天下午,印軍大部被殲,一部潰逃。以後,邊防部隊又兵分5路,乘勝追擊,直取達旺。

各地印軍倉皇向達旺河以南逃去。昌都、林芝、山南的邊防分隊,也向當面入侵印軍實施反擊,先後拔除了呷林公、林卡、拉木多等地印軍侵略據點,進佔了易古通、哥里西娘等地。

在西段,新疆邊防部隊對加勒萬河谷、紅山頭的入侵印軍實施反擊,經1小時激戰,全殲守敵。接著又乘勝擴大戰果,掃除了班公湖兩岸及其以北地區的印軍侵略據點。

第一階段自衛反擊作戰勝利結束。在東段,中國邊防部隊越過麥克馬洪線,進駐達旺,全殲印軍第七旅,俘虜第七旅旅長達爾維准將。在西段,共清除印軍侵略據點37個。

10月24日,中國政府為了維護中印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緩和印度當局製造的邊境緊張局勢,鄭重發表宣告,提出了停止衝突、重開談判、和平解決邊界爭端的三項建議。邊防部隊遂停止追擊,就地休整。

劉伯承在北京看到第一階段作戰的捷報之後,十分高興。他估計印軍絕不會善罷甘休,戰役還會繼續打下去。他抓緊時間閱讀有關資料,對照地圖研究戰事的發展趨向。他打電話給總參,詢問參戰部隊休整情況,當面印軍的動向,印軍反撲可能使用的兵力,戰區的交通狀況,那些河流能通航等等。

他要總參告訴前線部隊:“通向前面的道路要急速加修。立即組織專人調查所控制地區內的地形、道路和居民點情況,部隊到那裡,那裡的這些情況就要搞清楚、弄準確,兵要地理的問題不能忽視。這一點搞不好,就等於失去了作戰指揮”。重視地形和道路問題,主要是為了保障運輸暢通和後勤補給跟得上。因此,他再次關切地指出:“印軍後縮,運輸條件比以前好了,而我們運輸補給要困難一些,印軍可能用空軍封鎖我們,應預先作好防護準備。”“有些同志往往把後方補給作為第二等工作去處理。其實,打仗首先要考慮到用、吃、穿。”他總結了第一階段反擊作戰的經驗,反覆向部隊強調:“山地戰要避免正面硬頂。有三條經驗值得注意:一是隻要有道路迂迴,即使多走一些路,也在所不惜。二是無路可行,也可以利用山溝(兩山脊間的窪地)插進去,一般山地沿山溝運動最終是能夠翻過山樑的。三是順山背夾背而進,相互策應。沿河流攻擊應由兩岸並進,不要只顧一面而遇到敵人的側擊。如迫不得已必須正面攻擊時,就要堅持勇猛的打出去。‘狹路相逢勇者勝’,這時候就不能有絲毫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