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甚至可能派重兵把守石堡城,而且石堡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大唐沒有五萬兵力是絕對不可能打下石堡城的。”
王忠嗣隨後朝著李隆基說道,準備將隴右的局面一點點地說出來,只要是關係到大唐安危的事情,王忠嗣就有說不完的話。
但是,此時有些聽不過去的董延光立刻打斷了王忠嗣的話,然後朝著王忠嗣說道:“笑話,一個石堡城中,吐蕃人的守軍也就三千人,那裡要用五萬人攻打,要是吐蕃人知道了,定會笑大唐無人,膽小怯懦。”
王忠嗣看了看一臉不屑的董延光,然後也沒有向他解釋,而是朝著李隆基接著說道:“石堡城直接關乎到吐蕃大漠門城的安危,一旦失守,那是就會直接威脅到大漠門城,大漠門城地處平原,那是唐軍想要取之就易如反掌了,而且一旦大漠門城也失手了,肥沃的九曲之地就徹底成為大唐的了,那時吐蕃就會一步步地走向衰敗。”
“所以,吐蕃人是絕對不會輕易放棄石堡城的,而且石堡城也不是一城一地的爭奪,它直接關係到吐蕃人的興衰,所以吐蕃贊普絕對不會放棄石堡城的,那時就是不是一城的爭奪了,一旦石堡城危機,吐蕃大軍一定會趕來增援,到時就是兩軍在隴右的決戰了,直接關係到隴右和九曲之地的所有。”
王忠嗣從不同的角度將石堡城的作用說了一邊,並且認定戰事一起,絕對不是一城一地的爭奪,而是直接關係到吐蕃興衰和大唐隴右安危的一戰,那時吐蕃人絕對不會輕易放棄的,一定會派出重兵支援石堡城,那時大唐沒有五萬大軍是應對不了的。
王忠嗣也不看李隆基的眼神,也不理會李隆基滿臉的怒火,依然是一副鎮定自若的樣子,然後朝著李隆基和百官接著說道:“石堡城直接關係到吐蕃國運,吐蕃普贊絕對不會輕易放棄,大唐想要去石堡城,必須要做好和吐蕃全面開戰的準備,此時的隴右邊軍只能用於防守,想要進攻不足,只能等到北方戰事結束,突厥人滅亡,大量的騎兵支援隴右,那是才可以在和吐蕃人的全面開戰之後,不會出於劣勢,也不會出於被動挨打的地步。”
楊成完全贊同王忠嗣的說法,此時看著王忠嗣一臉誠懇地看著朝著李隆基耐心地解釋著,楊成一陣的感動,這樣的名將,忠心為大唐,但是最後竟然落到身死的地步,情何以堪。
但是楊成知道他不是李隆基,感受不到李隆基心中的想法,楊成知道李隆基也不是傻子,他如可看不出來王忠嗣的這份忠心。
楊成知道,吐蕃人此時出於劣勢,雖然隴右的唐軍也不多,但是畢竟吐蕃人在他手中折損了五萬人之多,莽布支也搭進去了,其中還有吐蕃贊普棄隸縮讚的兩萬白狼衛,這對於國力有限的吐蕃人來說絕對是傷筋動骨的。
此時如果在丟了石堡城,那時大漠門城就是大唐的囊中之物了,整個富庶的九曲之地就又回到大唐手中了,那是吐蕃的國力將會全面衰敗,甚至又回到部落散殺的局面。
所以,石堡城吐蕃人絕對不會放棄的,就像王忠嗣所說的一樣,石堡城會直接引起大唐和吐蕃在隴右的決戰,而且是直接關乎到大唐隴右和吐蕃九曲之地的安危的決戰,也是兩國國力的較量。
王忠嗣說的非常有道理了,等到北方對突厥人的戰事結束了,到時候朔方和河東軍鎮將會有大量的騎兵閒置出來,那時就可以支援隴右,到時候和吐蕃人的決戰勝算才算大。
楊成看著這般摸樣的王忠嗣,心中一陣的感動,但是他也注意到李隆基此時根本就沒有聽進去王忠嗣的話。
然後李隆基突然打斷王忠嗣的話,朝著王忠嗣和百官冷冷地說道:“將王忠嗣收押入獄,聽後發落。”
李隆基說完之後,也沒有停留,然後就起身離開了,只留下一陣驚愕的眾人,然後眾人就聽到一隊軍士走上大殿的聲音,隨後王忠嗣就被帶了下去。
第279章時局的變化
一個大朝會,竟然是這樣的結局,完全出乎眾人的意料,眾人沒有想到,兵敗的董延光竟然沒有受到懲罰,反倒是在北方打的突厥人毫無還手之力的王忠嗣竟然入獄了,而且還是被直接壓入大牢。
李隆基沒有令任何人或者部門出來審問王忠嗣,和太子一樣,就是被關押了起來,那結果就不好說了,王忠嗣的生死和太子李享已經是一個樣子了,完全是皇帝李隆基個人的事情了,只要皇帝讓王忠嗣去死,那就沒有人能夠讓王忠嗣活到明天。
此時,興慶宮的大牢中已經多了兩個人,而且只有這兩人,一個人是太子李享,而另外一個人就是王忠嗣,這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