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數千年,小日本自然也不會是對手。

只是普通士兵訓練刺刀戰比較麻煩,江渝懶得在軍中普及,畢竟士兵要學要練的東西很多,刺殺已經是沒必要訓練的東西。

但那些特種部隊,一個個都是習武出身,小日本真要是和他們拼起刺刀戰,他們根本不是對手。

接著江渝又巡視了火炮製造廠,火炮製造廠的規模已經擴大了很多,因為獲得了德國的重炮製造技術,此時的淮安火炮製造廠不僅生產1o5mm榴彈炮和155mm榴彈炮,而且還能生產大口徑的艦炮。

在火炮製造廠,江渝看到了一門剛製造出來的2o3mm榴彈炮。

“這是最新定型的重型榴彈炮,倍徑為3o倍,仰角65度,最大射程18ooo米,射程方面相較最先進的榴彈炮高出近四千米。而在重量方面包括炮架只有33噸。”

一名德國工程師對江渝介紹,這種榴彈炮被命名為14式2o4mm榴彈炮,這種榴彈炮是江渝要求研究的。

江渝在6軍火炮研究方面有過規定,不研製2o3mm以上的火炮。

相比這個時代各個軍事強國層出不窮的級大炮,江渝卻是沒有任何興趣,那玩意根本就是浪費錢的。

而德國一戰和二戰都製造過大口徑的大炮,也就是用鐵軌移動的大炮,但事實證明那種玩意根本就沒用。

製造一門那麼大的火炮,對資金和人力的消耗是非常的,而且做戰時會極大的增加對後勤運輸方面的壓力。

江渝提出的這種理念,卻是二戰後期才出現的。

那是交戰雙方在經歷了教訓後才總結出來的理念,這種理念在後來的軍事上,被各國所延續了下去。

除了大口徑艦炮以外,後來各個國家都很少製造口徑過2o3mm的重型火炮了。

“不錯,要儘快形成產能,最少要形成每年3oo門的產量。”江渝對車間內的工程師們說道。

此時兵工廠已經開始製造2o4mm重型榴彈炮了,江渝也開始考慮建設重型炮兵師的問題。

二戰當中紅色毛熊的大炮兵主義還是有一些可取性的,因為對於一個人口、資源龐大的國家來說,用炮彈就能砸死那些資源貧瘠的國家。

當火炮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什麼意志、戰術都好似成為了浮雲。

但不可否認的是,大炮兵主義以非是這個時代的真正主流。

十九世紀是海戰的時代,二十世紀卻是空戰的時代,二十一世紀則是資訊戰的時代。

沒有制空權,就算是再強大的大炮兵主義也沒有用。但要想打贏戰爭,除了要有制空權,同樣也要有大量火炮。

炮兵是必要的,但必須有空軍保護,否則只能在夜間活動。

因此江渝在考慮成立牽引式重型炮兵師的同時,也在yy著組建自走式重型炮兵師。

自走炮將是未來的主流,因為炮戰當中,只有自走炮的生存機率才是最大的。

自走炮的生存能力確實很強,只要有制空權存在,自走炮可以打上幾炮就跑,就算是沒及時跑掉,等敵人的炮彈砸過來,除非是直接砸中自走炮,否則彈片根本無法破壞擁有薄裝甲保護的自走炮。

而且自走炮技術相比戰車來說更加簡單得多。

戰車的重量、裝甲厚度都較高,以抵擋其他彈藥的撞擊;自走炮的裝甲只以防護機槍,小口徑機炮或者是炮彈近距離的碎片為目的。

戰車的戰車炮為了貫穿戰車裝甲,因此火炮炮口初較高;自走炮則不需要。

戰車採取直接瞄準與射擊目標;自走炮以間接瞄準的遠距離射擊為主,有些自走炮並未配備直接瞄準用的瞄準具。

戰車不需要強調高仰角射擊能力;而自走炮需要。

戰車多在前線地段直接作戰,往往要應付各種突戰況應變,故車輛效能和炮口靈活度要夠佳才有優勢;自走炮多在戰事中後段進行支援性的間接作戰,故只需重視火力,車輛效能和炮口靈活度只要能走且瞄的到就好,要求不高。

自走炮的技術並不複雜,只在於有沒有錢投入其中進行研究。

而江渝在自走炮技術方面的研究早就開始了,當江渝來到戰車工廠視察時,已經看到從生產車間中送出來的自走炮了。

只不過這些自走炮裝備的火炮口徑都比較小。

1o5mm加農炮、1o5mm自走榴彈炮、155mm自走榴彈炮已經研製成功了,而重量不大的自走迫擊炮的型號也有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