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主力艦身上佔到多少便宜的8英寸艦炮,迅調整了炮口方向。當6艘英國驅逐艦高進入到1萬米的距離內時,“歐根親王”號也已經完成了射擊前的準備,8門主炮幾乎在同一時間出了怒吼,艦上那些即可對空又可對海射擊的雙聯裝1o5毫米炮這時候也裝上了高爆彈參戰。
從數量上看,英軍一方以六艘對一艘佔據絕對優勢;從重量上看,六艘英國驅逐艦的噸位之和也基本上達到了歐根親王號的1。4萬噸。此外,英國人在正面火力、魚雷攻擊密度上佔據一定的優勢,這樣看來,鹿死誰手還不一定。
但是,海戰還有另外兩項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曰技術,二曰運氣!
“歐根親王”號主炮的第一次齊射,就差點掀翻了位於最左側的那艘英國驅逐艦,間隔12秒的第二次急促射擊,在射擊資料上未作任何調整,其中一122千克的穿甲彈徑直打穿了那艘英國驅逐艦的艦橋,猛烈的爆炸頓時將它的龍骨折斷,而就在它艦內接連生爆炸並迅下沉之際,“歐根親王”號三急射的最後一波炮彈及時落下,順勢將痛苦中的英國驅逐艦徹底送上西天,一同葬身海底的還包括艦上的169名官兵僅三生還。
“歐根親王”號迅調整炮口,艦長奧波德。斯托恩緊接著下達了第二次三急射的命令,在命運的眷顧下,雙倍的好運讓這艘重巡洋艦一口氣擊沉了英國驅逐艦分隊的領艦“賈維斯”號由於引爆了艦上處於待射狀態的1o枚533毫米魚雷,那艘將近2ooo噸的驅逐艦如同木頭桶子一樣在瞬間被炸成無數的碎片,甚至對附近幾艘驅逐艦上的英國艦員們造成了一定的殺傷!
在萬米距離上的炮戰,能夠達到這樣的準確度,絕不僅僅是技術的作用。沒有人能夠操縱運氣,除非他是上帝的使徒,但很多人都相信“歐根親王”號就是戰艦中的“上帝使徒”,也有人更直接的認為它是上帝最喜愛的戰爭玩具!( )
彌天 第29章 意志的對決(4)
龐大戰艦舯部靠後的位置。原本緊湊的配置著後艦橋、觀測塔和十多座高炮。艦上的各種工具艇——包括3艘駁船、4艘哨艇、1艘大舢板、2艘小帆板和2艘小舢板。現在只剩滿眼狼藉了。
“快點。夥計們。就差一小半了!”
二三十名德國水兵。上身大都只穿著背心、套著救生衣。正利用焊槍、切割機等工具在倒塌的後桅杆旁邊忙碌著。這根圓直的杆子原本有好幾十米高、上百噸重。不久前被英國炮彈懶腰炸斷。一下子把副艦橋砸凹了不說。末端還壓在了三號炮塔上——它雖然沒有能力砸穿13o毫米厚的炮塔頂部裝甲。卻生生堵死了炮塔轉向的空間。使的它只能在左右大約1o度的範圍內小心的旋轉。現在。水兵們冒著炮火在這裡奮戰。為的就是將這根已經無用的杆子最末端的一段切斷。好最大限度的恢復三號炮塔的戰鬥能力。
切斷倒塌的桅杆聽起來很單純。可是這不同於風帆戰艦時代的木製桅杆。如今德國大型戰艦上所使用的。都是堅固耐用的鋼質桅杆。可惜單腳結構終究留有隱患。在戰鬥中它們整體倒塌的機率要比英國艦艇的三角桅杆高出一截。另一方面。激烈的海戰仍在進行。而“俾斯麥”號又處於英國艦隊炮火覆蓋的中心的帶。一枚落在近處海面上的14或15英寸炮彈。激起的海浪就能把甲板上的水兵捲入海中。沒有任何規律的彈片更是“殺人如麻”。
相比之下。一號炮塔內搶修裝置的水兵。所處的環境就要稍好一些。英國人的穿甲彈在這座炮塔正面鑽出了一個水桶大小的口子。但爆炸的的點卻位於炮塔下層的艙室。烈焰和彈片殺死了原本堅守在炮塔以及其下二三兩層艙室的德軍官兵。還引爆了放置在炮塔內待用的十多包射藥。這才造成了最初整個炮塔為大火和濃煙覆蓋的場景。艦上損管和技術人員經過初步清查。現這座炮塔裡的兩門主炮本身基本沒有受損。炮塔內的多數裝置也還可以使用。的到這個訊息之後。艦長立即下令搶修這座炮塔。損管、技術以及後備炮手們此時正全力以赴的工作著。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著。張海諾抬手一看。從英國艦隊打響第一炮已經過去了將近2o分鐘。雖然左臂關節處鑽心的痛感仍然一陣接著一陣。他除了皺皺眉頭之外並沒有其他表現。他知道。這是個時候最需要醫護兵的是那些重傷的艦員們。和他們相比。自己這點兒小傷壓根算不上什麼。
先前航線幾乎平行的兩支艦隊。由於相向而行。在經過了最近處的“短兵相接”之後。彼此的距離已經漸漸拉開了。剛剛參謀官報來的引數是1。75萬碼。不過。戰鬥顯然並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