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戰勝,我們莊嚴宣佈,我們一定要恢復法國的光榮和領土。為了這一目的,我們必須真正做到:法國海軍最精銳的艦隻不至被敵人用來攻打我們。在這種情況下,英王陛下政府要求法國艦隊根據下列辦法之一行事:
和我們一起航行,繼續為取得對
義大利戰爭的勝利而戰。
裁減船員,在我們的監督之下開往英國港口。裁減的船員應儘早遣返。
如果你接受以上兩種辦法之一,我們將在戰爭結束時把你的艦隻歸還法國,如果艦隻在作戰期間有所損壞,我們將照數賠償。
另外一個辦法是:如果你覺得必須約定,除非德國或義大利破壞停戰,你們的艦隻就不能用來攻打他們,那麼就裁減船員,隨同我們一起開住西印度群島的一個法國港口,例如馬提尼克群島,在那裡完全按我們的要求解除艦隻的武裝,或交給美國妥為保管,直到戰爭結束,船員則可先行遣返。
如果你拒絕這些公平合理的建議,那麼,我們謹以最深的歉意,要求你們在六小時以內把你們的艦隻鑿沉。
最後,如果你們未能遵照上述辦法行事,那麼,我們只好使用一切必要的力量,阻止你們的艦隻落入德國或義大利之手。”
這不是一份常規的最後通牒,因為它的物件不是某國政府而是這個國家其中一部分軍事力量,它的口吻合乎外交禮節且看似留有餘地,但只要跳脫出通牒本身而審視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人們不難看出它的強硬之處。
“也許……我們應該在開頭寫上達爾朗將軍的名字,致尊敬而英明的達爾朗海軍上將!”接任本土艦隊司令不久的托維男爵小心翼翼的提出自己的建議。
手上夾著雪茄的丘吉爾很快否定了這個建議,“不,我認為就照這份檔案給法國人吧!當然,是在我們的h艦隊出之後,我們不能留給法國人太多的時間,同時還要當心德國人和義大利人也捲入進來!他們對法國艦隊的渴望絕不會比我們小!”
依然站著的龐德適時說道:“我們的h艦隊已經做好準備,隨時可以從直布羅陀出擊!在得到胡德號加強之後,他們已經完全壓過了在米爾斯克比爾和奧蘭的法國艦隊!”
丘吉爾不僅沒有因此而表現得自信滿滿,反而一臉的嚴峻。可以想象,作出這樣的決定需要怎樣的魄力,而不論戰爭結果如何,兩個昔日盟友之間都將因此留下難以消除的隔閡。除此之外,由於拒絕了德國透過西班牙轉來的和談提議,英國短期內就將面臨德國從海上和空中雙管齊下的進攻行動,而在佔領挪威、擊敗法國之後,德軍的空中轟炸和相對傳統的潛艇戰都將威力大增。
相似的表情也反映在托維男爵的臉上,胡德號得而復“失”,這位危難之時接替帕豪斯的本土艦隊肩上的壓力陡增,如今他必須利用手中非常有限的艦隻防禦德國人可能從海上動的進攻,儘管這支艦隊仍舊比自己的老對手德國海軍強大,但在獲得整個挪威海岸線和法國西部港口之後,德國人在地理上形成了對英倫三島的鉗制,他們的海軍戰略有了更多的主動權,這也意味著英國本土艦隊必須更加小心而合理的運用自己有限的力量。
或多或少出於這些顧慮,在座的內閣要員和軍隊高階將領們無不感到憂心忡忡。他們既擔心德國和義大利的聯合進攻將顛覆英國在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海上統治地位,又害怕從前一直不屑的法國艦隊會加入進攻英國的行列,在美國遲遲不肯伸出援助之手而遠東的日本又蠢蠢欲動時,他們正體會著前所未有的孤獨和恐懼。
然而不論人們是否感到憂慮,交戰雙方之間的博弈都在明裡暗中的進行著。就在法國投降後不久,諸多軍事觀察家格外看重的7月到來了,“好意”受到拒絕的希特勒暴怒之下正式將“海獅計劃”推上前臺,強大的德國空軍開始向法國北部和比利時集結,德國海軍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渡海船隻。德軍擺出一副欲實施大規模跨海攻擊的姿態,英國人也不示弱,他們一方面繼續從各殖民地抽調部隊和作戰艦艇,另一方面迅加強了本土的各種防空措施。出於防患於未然的目的,駐守直布羅陀的英國海軍h艦隊於7月5日傾巢而出,目標直指法國海軍在北非最重要的軍港之一米爾斯比克。不過歷史的巧合令這支艦隊在出航後不久便為一艘義大利潛艇所現——在向本土去電報之後,義大利人還進行了一次不成功的魚雷攻擊。( )
第1章 再度出擊
+
初次踏上法蘭西曆史上最傳奇也是最偉大的人物——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執政、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