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圖透過兩面夾擊的方式對德國戰艦動進攻,但無奈於對方自建成以來多次強化的防空力量和原本就十分出色的機動效能,全部魚雷未能命中目標,反而有兩架箭魚為對方擊傷,賊鷗式勉強投下的炸彈也無一命中。( )
第22章 識破?
航行中的德意志級裝甲艦“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只生氣的刺蝟,遍佈甲板的高射炮尖刺般根根豎立。*書院經過戰爭爆前後的三次次改裝和加強,最初非常有限的防空力量得到了成倍的強化,6座雙聯裝1o5米重型高炮構成了整個防空體系的骨架,8雙聯裝的防空炮均勻配屬在前後甲板以及左右兩舷,2o毫米機關炮和幾乎是以見縫插針的方式部署在甲板的各個角落。就一艘排水量1。的戰艦而言,這樣的火力密度已屬少有,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加裝了新式火控雷達之後,整個防空系統的效率較純人工操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現敵機!拉響戰鬥警報!”
在人們的印象中,這樣的喊叫聲應該從桅杆頂部的瞭望哨傳來,但在這艘裝置先進的德國遠洋襲擊艦上,率先出警報的卻是位於艦橋根部位置的雷達室,預警時間也較目測時代提前了好幾分鐘。這點時間看起來似乎難有作為,但對於訓練有素的水兵們卻是非常寶貴的。在敵機身影出現在海際之前,他們可以充分利用這幾分鐘做好接敵前的準備:調整人員配置、檢查操控火炮、儲備臨時彈藥以及最重要的——深呼吸。
兩個排成V字形編隊的英國機群終於出現在視線之中,其規模明顯比前一次空襲大了許多。在爭奪挪威的戰役中,英德雙方的航空部隊就分別以空襲的方式擊沉和重創對方多艘艦艇,在目光敏銳地軍事觀察家眼中,海戰正從單純的艦對艦作戰向由海面、空中、水下組成的多維模式。然而在海軍艦載機運用最多的英國。海軍航空兵作為一個兵種卻並不受重視,以至於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它長期被歸入空軍指揮,這嚴重製約了海軍航空兵力量的增長和戰術的演進,到1939年8月德國入侵波蘭時,英國地海軍航空兵雖然已經重新歸由皇家海軍指揮,其麾下的8航空母艦在數量上多於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卻存在著艦載機數量不足、效能落後的嚴重缺陷。儘管如此,戰爭初期它們依然活躍在戰火波及的主要海域,為搜尋德國襲擊艦、封鎖北海、海上護航以及對6支援作出了非常重要地貢獻。*書院
早早透過望遠鏡判別出來襲機種,朗斯多夫手下的軍官和水兵們卻不敢掉以輕心。當年時任海軍航空兵總監的馮。芬肯施泰因將軍不止一次的在演習中利用老式魚雷機和轟炸機擊敗水面艦隊,那些場面已經深深紮根在官兵們的記憶中,沒有人願意讓演習中的“不幸”在現實中上演,而避免不幸生地最好辦法就是全力以赴。
賊鷗和箭魚均是英國皇家海軍最標準的艦載攻擊機,德軍官兵們對於它們並不陌生。前作為一款失敗地戰鬥機被改裝成為俯衝轟炸機,不論度、火力、機動或是航程均難以用出色來描述。在和德國主力戰鬥機面對面交火時基本上是死路一條,不過它卻創下了這場戰爭中的兩個第一。即次擊落德*用飛機的記錄——當時隸屬於皇家方舟號的一架賊鷗擊落了德國空軍的一架威戰役中兩個中隊地賊鷗聯手擊沉了德國輕巡洋艦柯尼斯堡號!相比於賊鷗的不俗表現,箭魚式魚雷攻擊機從戰爭爆到現在還沒有任何吸引人眼球的表現,它們是如此地緩慢,以至於被一些人嘲笑是會飛的大笨熊。但它的一個優點就是可以用來充當各種航空武器的搭載平臺,在大西洋執行護航任務時,它們常常被派去充當反潛巡邏機。並可以使用機載的深水炸彈對目標進行攻擊,可謂是皇家海軍的空中多面手。
隨著敵機逼近,“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艦上的雙聯裝1o5毫米重型高炮先開始“言”,這種德國海軍特有的艦載防空炮以射、射程和威力近乎完美的結合而著稱,大口徑炮彈遠距離直接命中目標的機率雖然很小,卻可以干擾來襲機群的隊形,而炮彈本身所形成的彈幕也具備相當的殺傷力,在較遠的距離上形成若干片狀的阻截區。如果在西班牙內戰時期這艘戰艦就已經裝備如此數量的1o5米重型高炮並有充分的警惕,恐怕就不會有被那幾架落後的共和軍飛機炸傷的窘況出現了!
面對德艦兇猛的防空炮火,老態龍鍾的箭魚慢慢悠悠的透過爬升或轉彎來規避攻擊,而1938年秋天方才~。鷗式戰鬥轟炸機也有些未老先衰,它們的度完全配不上一款主力艦載戰鬥機的形象。*書院為了避免密集隊形在德艦遠端炮火面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這些英國艦載機按照平日裡多次演練過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