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哭流涕,完全是不留半分情面了。
阻敵增援,是你非要選擇的,軍令狀也是你自己立的,現在怎麼回事,才兩天就堅持不下去了?
這樣的將領要了有何用?
湯克勤一看,委員長的口氣不太順,火氣還挺大,自己是不是裝的有些過頭了,這一琢磨,嚇的不輕,這仗還的打,還的出大力氣打。
這一次想要偷奸耍滑是混不過去了。
湯克勤這麼不靠譜,薛伯陵也擔心,萬一這湯克勤變成第二個“黃頡”,那後果不堪設想,因此他命令駐守夏邑的彭林生的第187師密切關注亳州戰局,有什麼情況馬上報告。
還從蘭封把74軍的87師調了過來作為預備隊,隨時準備應付突發情況。
李德鄰的病情進一步加重,高燒不退,物理退燒和藥物退燒都用過了,效果不是很理想,人也開始迷糊了。
日軍佔林徐州之後,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馬上沿著隴海線西進。
碭山已經變成戰場。
日軍第9師團的前鋒已經進入碭山境內,與36師激烈繳獲。
碭山不安全了。
作為第27軍軍長,桂永卿自然要親自坐鎮碭山指揮,他是經歷過南京保衛戰的,對日軍的強大戰鬥力是深有感觸,對堅守碭山,他根本沒有多大把握。
而這個時候,第五戰區長官部留在碭山已經不安全了。
向西,走夏邑去鄭州,現在雖然說沒有多大的危險,可誰也保不準會不會遇到日軍,這些地方是日軍下一步的攻伐的地方,便衣,間諜,甚至日軍小股偵察兵出入頻繁。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這要是出了什麼問題,可就是大災難了。
這條路不能走,再說有更加安全的路。
在桂永卿、徐燕謀以及王鴻韶等人勸說下,李德鄰同意去離開碭山,五戰區司令長官部移駐曹縣,李德鄰本人則帶部分從蘭封以西陳留渡口渡河,去新鄉接受治療。
李德鄰當初不肯考慮去新鄉,其實並不是他矯情,而是出於政治上的考量,冷鋒雖然跟他是忘年之交,可他畢竟跟老蔣曾經是對手關係。
冷鋒身上的標籤還是黃埔嫡系,而且是最年輕的將軍,最有前途的軍界新星,抗日英雄,都到了這一步,他如果不選邊站隊,那就只能自成一派!
以他對冷鋒的瞭解,他是不會輕易的選邊站隊的,gmd內最大的派系就是老蔣,他只要不跟任何派系有直接關係,緊跟老蔣,那就沒有任何問題,未來前途也是光明的。
可如果他選邊站隊,也許一時間會聲勢高漲,但對他的未來是相當不利的,如果跟他這樣的地方派系走的近的話,對他影響是很大的。
尤其黃埔這批人裡面,恐怕會有不少人對他疏遠,甚至是敵對。
這對他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他不想因為自己,而給冷鋒帶來諸多的麻煩和困擾。
如果功利一點兒的話,李德鄰自然是希望自己跟冷鋒的關係更親密一些,這樣對牽制老蔣日益強大的中央軍力量是有好處的。
不管是誰最後掌權,中央集權的趨勢是不會改變的,地方遲早都是要融入中央的,大趨勢就是這樣。
李德鄰作為桂系的掌舵人,他自然要考慮如何融入,融入之後能掌握多大的話語權,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
可是冷鋒再三懇請,就差明說,李長官,你來吧,我不怕這個,擔心的這些事兒,其實都不是事兒,咱志不在此,我這兒好酒好肉的招待。
再三考慮之下,而且冷鋒連人都派過來了,還是傳說中的夜叉特別小分隊。
盛情難卻。
再者就是,他架不住部下的勸說,以及王斌帶來的特效退燒藥,一針下去,李德鄰的病情急速的好轉了起來。
這大家夥兒一看,效果這麼好,還去什麼鄭州、武漢,直接去新鄉好了。
李德鄰同意來新鄉接受治療,冷鋒自然是非常高興的,李德鄰無論治軍理政都是一把好手,而他正需要一個有經驗的“老同志”來請教一下。
別的人,他想請還請不來呢,要不是李德鄰舊傷復發,不能指揮作戰,這樣的機會可是求都求不到。
至於李德鄰顧慮的那些東西,對他來說,根本就沒放在心上,他又沒打算在gmd內有什麼大發展,或者政治前途什麼的。
只是現在不得已,借這塊牌子使一使而已,大家坐在一條船上,你坐船頭,我坐船尾,大家相互護持,別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