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得上是小富之家,小時候的教育基礎打的非常好,也不清楚為什麼沒有繼承父輩的遺志,反而做了一名清貧的教書匠。後來□□時候被帶高帽、被□□什麼的都經歷過,經歷越多的姥爺越發顯得沉默,一直對所有事情都看的淡淡的。

上世董末也以為姥爺是一個冷漠的人,後來姥爺不幸罹患上了老年痴呆,隨之而來的各種疾病折磨著老人,讓那個學富五車的男子變得痴痴傻傻,臨終時姥爺拽了董媽的手咿咿呀呀的說著對不起董媽之類的話。上世姥爺的結局並不美好,從一開始的高血壓慢慢發展到動脈粥樣硬化,最後臨終時已經躺在床上不能動彈了,舅媽一直以身體不好照顧姥爺,姥爺和姥姥兩個人就在五個女兒的家之間“流浪”,唯一的兒子壓根沒指望上。當時董媽下崗沒多久在家裡沒什麼事情,但是其他四個姨都有自己的工作,於是一年中有8、9個月姥爺是在董末家的。董媽在孝順這點上做的非常好,不管是對姥爺還是奶奶都是好的沒話說的。

姥爺對於董媽一直覺得有虧欠的,當年度的董媽高考沒有考上,想要再考一年的,結果姥爺讓董媽去當了一名光榮的工人,可惜的是工人沒當幾年就下崗了。憑心而論,當時工人的待遇很好的,但是當地的國營企業根本禁不起市場經濟的衝擊,很快凋零在社會的發展中。董媽看的很開,覺得一切都是命中註定也不抱怨什麼,但是姥爺總是心存愧疚,一生清貧正直的姥爺甚至找了他做官的學生希望重新給董媽謀個出路,可惜的是世事多磨,姥爺的那個學生是位高權重只可惜還沒動用關係就自己突發腦溢血去了。事情至此不了也得了之,所以姥爺一直覺得很鬱卒。姥爺後來雖然開始糊塗了,但是一直都記得三女兒的付出,以至於臨終時拉著兒子的手讓答應以後一定要幫襯著這個妹妹。

只可惜上世,有些人永遠都是說一套做一套,董初畢業要找工作時,董媽這邊還沒有要開口的意思,舅舅就來了董末家哭了一通窮然後說最近工作上一直不順,被上司穿小鞋云云,最後表達的一箇中心意思就是沒能力幫董初的工作。董爸的當場沒說任何話,舅舅臨走的時候董媽輕飄飄的說了句:“哥,我家的孩子不求人,找到什麼工作,去做什麼都靠他們自己去拼。”後來董初也爭氣,自己找到了工作,雖然不是父母期盼的鐵飯碗,但是也算得上溫飽富足。

董末看著此時還行動矯健的姥爺,為他覺得有些不值,一輩子就一個兒子還攤上個那樣的兒子。上世姥爺因為高血壓慢慢誘發了各種疾病,這一世,董末一定要讓姥爺活的久些,舒服些。據董末這兩天的觀察,姥爺吃飯口味比較重,嗜鹽、嗜辣,更是對於肥肉有種偏執的喜愛。姥爺的孩子都知道姥爺喜歡肥肉這個癖好,幾乎所有孩子回家都會去買二斤肉還是很肥的那種孝敬姥爺。而這些都是高血壓的誘發因素,再加上長年累月不是站在講臺上,就是伏在案邊,姥爺的運動少的可憐。於是,每每跟姥爺回姥姥家吃飯的時候,董末都磨著姥爺去去這裡,到到那裡的,希望姥爺多走些路,吃飯的時候更是各種撒嬌賣萌,說要幫姥姥往菜裡放鹽什麼的,還幼稚到把姥姥的鹽罐兒藏了起來。姥爺一開始吃著明顯淡很多的飯菜一直皺眉頭,以為是小孩子的淘氣緣故,過一兩天就好了。慢慢的久而久之,菜變淡了也就不說什麼了。

就這樣平靜的過了一個月,這段時間裡,董末和董初跟著姥爺學了很多,兩個小孩子開始抓起毛筆,每天用著兩個小時時間去學寫毛筆字。姥爺對兩個孩子的評價是一個太鬧,一個太急,所以讓他們寫毛筆字收收性子。董末上世與姥爺的接觸不多,只是在姥爺生病後住在她家裡的時候才多了起來,那是的姥爺已經不像現在這樣博學睿智了,自然也不知道姥爺寫了一手好字。

然而書法這種東西不是一日而工,所以一個月裡兩個小孩子一直在練習著“一去二三里,煙波四五家”。毛筆是姥爺贊助的,紙呢則用著舊報紙在聯絡,宣紙是精貴的東西,由不得小孩子瞎折騰。每週姥爺會抽出一天時間帶兩個小的出去逛逛,雖然不能去遊樂場玩什麼的,但是和姥爺走走鄉間小路,看看黃昏日落,聽著姥爺慢慢的念著詩句,一切過的悠然而美好,董末很享受這種生活。

至於董初,一開始是極不樂意的,相應的草叢裡的螞蚱更吸引他,後來看著妹妹好學的樣子,決心要做個好哥哥,也慢慢的開始同董末一道了。其實對於小孩子學東西而言不能逼著他去學,相反如果有個小孩子一起,慢慢的形成一種良性進展反而更容易讓他融入到學習中。董初就是這種型別的孩子,你逼著他去學習,相反有董末在旁邊他會更願意學習一些。姥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