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國剝削過;國內很多經濟也被商王國把持,後遺症漸漸開始顯露,就是——底蘊、戰爭潛力竟然比不上劉國了。
劉國在過去雖然法律有問題,但畢竟積累了幾千年,而且在那樣的法制下,十分有利於國家財富的集中和積累。如今劉國一朝爆發,在變法的推動下,竟然是一發不可收拾。
尤其是因為晉國兩次亮刀子,李賢暗中已經開始制裁晉國、扯後腿,讓晉國的戰鬥能力更加不足了!
當晉國在前線與劉國戰爭的時候,商王國卻以經商的手段,源源不斷的從晉國身上吸血。
此時,晉國朝堂上鴉雀無聲,所有官員面面相覷;而後,所有人都看向宰相司馬軒——如今這個局面,可是宰相你的功勞呢。是你當初強橫的拒絕了劉國的要求,這才導致眼下的情況。
所以,宰相你是否說個話?
看到周圍這些目光,司馬軒心中苦澀。當初司馬軒做出這個決定後,多少人拍手稱快;然而眼下,這些人卻開始反水了!
人心啊~~~
不過,司馬軒最關心的,還是皇帝的反應。還好,晉國的皇帝不是昏庸之人,晉國氣運還算鼎盛,加上連續幾次戰敗等,晉國皇帝竟然奮發圖強。也是,一個皇帝要是沒有膽量,也不敢連續挑釁商王國。
如果純粹從晉國的立場看,晉國這種不斷挑釁的舉動,也算是‘勇氣可嘉’。
面對群臣的議論,蔡國皇帝做出了很正確的決斷,“這件事情是朕讓宰相這樣做的。再說,現在追究責任也於事無補,還是盡力安排戰爭吧。
海軍戰敗,海軍大將程立秋戰死,暫時我們可以不需要海軍。
將所有的預算都撥付陸軍,下令全國徵兵,貴族、官員、世家大族需要帶頭戰爭;不願意參加戰爭的也可以,但需要繳納重稅。
另外,派人去商王國、甚至是更北方的各國求救。
尤其是北方各國,一定要讓他們知道,如果晉國倒下了,他們將會失去一個牽扯商王國的國家。”
可這時候,宰相司馬軒又出面了,“陛下,這事情,我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