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部分

突厥人。 劉武周什麼的,不也投靠了突厥人。 我想,大概是都不想現在的罪突厥人。 或許,還想從突厥人那裡得到一些好處?”

“可是,突厥人一向對我中原虎視眈眈,更是侵擾邊民,燒殺掠奪無所不為。 ”

李虎還是不明白唐瑛的憤怒來自何處:“可,要打仗,總不能兩頭都打吧?”

唐瑛聽了這話就是一愣。 是呀,枉自她具有那麼多現代的知識,居然連這點淺顯的道理都不明白。 要搶這個花花世界,就必須打仗。 要打仗就要預先規劃。 想必在竇建德、劉武周。 甚至還有李淵、李世民他們眼裡,只是小打小鬧侵擾邊境地突厥人遠遠沒有其他爭霸的人具有威脅。 再說。 李虎還有一點說對了,結好突厥人還有好處,那就是馬匹,從突厥人手中買馬,似乎,李唐賴以發家的騎兵也是從突厥弄來的。

苦笑一聲,唐瑛嘆氣了:“是呀,兩者相比取其利,這麼說來,倒是我小氣了。 算了,不說這個了。 ”

“將軍,竇建德為什麼給隋帝送喪呀?他不是反賊嗎?”李虎弄不明白的卻是這個。

相對與李虎的疑惑,唐瑛卻是無所謂,竇建德為隋煬帝發喪下葬披麻戴孝在她眼裡不過是演戲。 嘲笑了一聲:“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已。 他在做樣子給別人看,拉攏那些隋朝地老臣,或者是邀買人心。 他運氣好,宇文化及可是裹挾了不少有能耐的人,全部被他得到了。 ”

這點倒是不假。 就這兩天打聽到的情況,唐瑛知道,原楊廣的黃門侍郎裴矩正在為竇建德出謀劃策,規劃出臺各種政策,制定法律。 而許多隋朝的舊臣或是楊廣身邊的近臣,也都紛紛為竇建德效力,成為竇建德的朝廷班底,此時的樂壽,儼然弄出了一個正規的朝廷。 從這方面來說,竇建德為楊廣操辦喪事,得益不少。

李虎聽了唐瑛的解釋,哦了一聲,隨後又嘆氣:“我對大隋沒好感,看著還是以前那幫傢伙在大街上耀武揚威,就不舒服。 ”

李虎無意識地觀點表達卻讓唐瑛心裡咯噔一聲,她模糊地意識到了一個很疑惑地問題。 李淵最後得到的江山,除了有個好兒子李世民外,也源於他地親善政策,對貴族的拉攏和對民眾的親善,讓李淵幾乎得到了上上下下一致的肯定。 但李淵卻很少將隋朝的大臣任用為自己的重臣,多數是不癢不痛地封個官,給個王,掌握實權的卻很少。

與李淵相比,竇建德似乎一直在使用降將、降臣,甚至他身邊最倚重的都是原來大隋的官員。 竇建德在河北有賢王的美譽,仔細想來,竇建德對百姓的好除了徵收的賦稅低一點,自己的生活簡樸一點外,他這個出身平民百姓的人,似乎並不認同平民這個階層,為人做事倒是跟喜歡跟那些大地主,大貴族在一起。

歷史不是哪一個英雄創造的,而是普通民眾創造的。 這是後世民主學家對人類歷史發展的總結。 從這句話的內涵上來看竇建德,唐瑛似乎看到了竇建德失敗的原因。 使用舊朝人來管理新朝,呵呵,新瓶子裝舊酒,說句不恭的話,還不如不玩改朝換代這一套。

“李虎,你說對了。 竇建德太喜歡那些貴族了,老百姓對他來說,不過是他能徵用的兵士,能提供糧草的勞力罷了。 算了,這人也需要我考察了,跟王世充比,也好不了多少。 咱們回去吧。 ”

武德二年八月,唐瑛離開黎陽兩個月後又回到了黎陽。 今年的新糧已經下來了,黎陽倉作為糧食倉儲基地,忙碌的人群在城門進進出出,而軍士的盤查卻絲毫未見鬆懈。 好在守門軍校認識唐瑛,親自送她入城去見徐世勣,否則,光在城門口排隊都能累死人。

唐瑛一見徐世勣就笑:“你的防範措施做的真嚴密,我都差點進不來。 ”

徐世勣看見唐瑛卻是長長地鬆口氣:“你總算回來了,正擔心你。 ”

“擔心我?出事了?”

徐世勣哼哼:“你從北而來,難道不知道竇建德已經興兵犯境了?眼下怕是正朝我而來。 ”

“哦。 ”唐瑛點頭了,她當然知道這個:“我也正想告訴你呢。 李唐在河北的地盤基本上完蛋了,洺州失守,相州被攻,你這裡真要面臨一場大戰了。 怎麼樣,要不要我留下幫你?”

“你趕快帶上你的陳糧離開這片地區。 哼,你留下可以,除非徹底離開單雄信,為李唐效力。 否則,一旦被王世充知道你在這裡打竇建德……”

“汗,我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