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5部分

機會。

一名小太監這時腳步輕快的趕到他跟前,利落的紮了有個千兒,輕聲道:“稟大總管,上書房張大人在外遞牌子求見皇上。”

包福全抬了下眼皮,瞥了一眼那小太監,才微微點了點頭,低聲道:“知道了。”說著,便轉身進殿去稟報。

聽聞是張鵬翮求見,貞武頭也不抬的吩咐道:“讓他進來。”

張鵬翮進來請安見禮之後,貞武才放下手中的筆,輕輕的揉了揉手腕,他每日裡批閱奏摺,大概都得寫上數千字,而且都是毛筆小楷,確實是不勝其累,看了張鵬翮一眼,他才道:“免禮,賜座。”

張鵬翮謝恩之後便呈上兩份奏摺,道:“皇上,這是才送進來的兩份摺子。”

貞武不由瞥了他一眼,按例,不是重要的事情,今日的摺子是要歸總明日一早呈送的,難道又出了大事?拿過摺子翻看了一下,是左都御史趙申喬上的,疏言:直隸各省寺廟、常窩藏來歷不明之人、行不法之事。請除原有寺廟之外、不許建立,將現在寺廟居住僧道、查明來歷、令按季呈報甘結、不許容留外來可疑之人,如事發、將該管官員照例處分。

這並不是什麼大事,如今天下太平,民間富足,寺廟越建越多,朝廷也是屢建寺廟,不事生產的僧人也越來越多,疏於管理,確實是一大隱患,貞武不由又瞥了張鵬翮一眼,就這事值的巴巴的馬上送來?

他狐疑的開啟第二份摺子,粗粗一瞟,便皺起了眉頭,這份摺子是山西巡撫蘇克濟疏劾太原知府趙鳳詔貪贓三十餘萬兩。

略一沉吟,他便問道:“這個太原知府趙鳳詔是趙申喬的兒子吧?”

“回皇上。是的。”張鵬翮簡潔的回道。(未完待續)

………【第649章 滿漢之爭】………

貞武微微皺了皺眉頭,又低頭細看摺子,山西巡撫蘇克濟參奏趙鳳詔的罪名是,自所屬之官員索取禮品銀,強索之銀皆訴訟、理訟逼取之銀,俱吞為已有,貪贓數額共計三十餘萬兩。

僅僅從貪賄銀兩的數額來看,這無疑是樁大案,不過,卻也算不上急務,張鵬翮何以急著奏報?再則,這山西巡撫蘇克濟為何要參奏趙鳳詔?趙申喬雖然在賑災期間在北方各省微服巡視,卻並未參奏蘇克濟,此案,蘇克濟是出於公心,還是背後另有原因?

微微沉吟,貞武才輕聲道:“說說趙鳳詔的簡歷。”

張鵬翮是早有準備,當下便回道:“回皇上,趙鳳詔乃是戊辰科(康熙二十七年)二甲進士,先出任山西沁縣縣令,康熙四十年任太原知府至今。”微微一頓,他才謹慎的補充道:“山西、陝西兩省地方官員,向由八旗勳貴子弟或是門人擔任。”

聽的之話,貞武心裡不由一沉,張鵬翮這話是在暗示,此案牽扯到滿漢之爭!這起案子雖然是參奏趙鳳詔,實則是衝著趙申喬去的,這可是極為傷神的事情。

正自沉吟,包福全又躬身進來輕聲稟報道:“皇上,上書房蕭永藻在外遞牌子求見。”

貞武瞥了張鵬翮一眼,心裡隱隱感覺蕭永藻求見必然與此案有關,略一沉吟,他才道:“宣。”

待包福全躬身退出,貞武才沉聲問道:“趙鳳詔官聲如何?”

張鵬翮兼著吏部尚書,但尋常一個小小的知府,哪裡入得了他的法眼,有關趙鳳詔的情況,他亦是臨時查閱的,微微沉吟,他才開口道:“回皇上,趙鳳詔在沁縣、太原官聲頗佳。素有惠民之舉,受其父兄影響,其為官刻苦自律、精明幹練、剛正不阿,只是年少得意。父兄又均為朝中重臣,有獨斷專行,剛愎自用之嫌。”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趙申喬在官場上是個人憎鬼嫌的主,他這個兒子趙鳳詔定然也是個舅舅不愛姥姥不疼的角色,平日裡得罪的人肯定也不少,只不知他是真的貪賄。還是中了別人的圈套?既然被參奏,而且數額又是如此之大,查是肯定要查的,不僅要查,而且要大張旗鼓的查。

蕭永藻進來之後,飛快的瞥了一眼貞武的臉色,便立刻叩首請安,待其禮畢。貞武亦是按例賜座,蕭永藻謝恩之後,同樣是躬身呈上一份奏摺。貞武翻開略略掃了一眼,臉色便沉了下來。

這份奏摺是兩江總督郎延極參奏安慶知府張懋誠侵克錢糧十五萬兩,這個被參奏的張懋誠不是別人,正是張鵬翮的兒子。

兩份彈章,一份來自兩江,一份來自山西,被參奏的都是朝廷漢員大臣之子,要說是巧合,那也未免太巧了點,巧到令人難以置信。貞武不由暗歎了一聲,張鵬翮或是早已得知兒子被參的訊息,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