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望去,果見胤禎已是快步從暢春園內走了出來,看樣子不似舉行早朝,他們幾人立刻就迎了上去,一些王公勳貴、上書房大臣、部院大臣也都紛紛迎了上去。
胤禎一出暢春園大門,一群人便亂哄哄的迎了上來,亂糟糟的請安見禮,待眾人起身,他掃了眾人一眼,才逐個的點名道:“三哥、十哥、崇安、德昭、上書房馬齊、禮部陳元龍、吏部吳一蜚、刑部胡會恩、兵部滿殷特布、工部張廷樞,皇上今日精神尚好,你們進去給皇上請安吧。”
一聽可以覲見康熙,被點到名的急忙就在旁邊列好隊,未被點到名的都眼巴巴的望著胤禎,能夠覲見康熙,自然就清楚康熙的病情如何,一眾大臣,特別是三品的大臣對這個機會格外的看重,三品到二品,那可是一個大坎,面對如此難得的站隊機會,他們自然不肯輕易放過。
胤禎微笑著看了眾人一眼,才開口說道:“皇上大病初癒,不宜太過勞累,僅召見兩拔大臣,第二拔,都察院明安、順天府王懿、太僕寺李華之、通政使司周道新……胤禎領著兩拔官員進了暢春園,外面一眾王公勳貴、上書房大臣、部院大臣不由紛紛四散開來低聲議論起來,胤禎雖是隨口點名,可前去覲見康熙的官員卻是包含了各部院寺監官員,他們也不慮打探不到訊息。
青溪書屋,寢殿,康熙半躺在寬大的御榻上,他清楚胤禎此舉的目的,也清楚一眾大臣的想法,因此,他讓領侍衛內大臣雅爾江阿將一拔王公大臣領至十餘步的距離外磕頭請安,提起精神跟三阿哥、十阿哥說了幾句廢話,便將他們打發了出去。
第二拔進來的基本都是三品大員,康熙僅僅問了順天府府尹王懿幾句有關刺殺九門提督鄂倫岱的事情,便將他們打發走人。
外面雖然天已大亮,寢殿裡光線卻並不好,距離十餘步之遙,眾人匆匆一瞥之下,根本就無法看清楚康熙的面色,只看到康熙是躺在床上,聽說話的聲音,亦不是很虛弱,一眾人等躬身退出寢殿之後,只能是在心裡暗暗的揣摩著康熙病情。
暢春園大門口,一眾王公大臣見去覲見康熙的人出來了,都知道新上任的監國太子胤禎的第一次聽政要開始了,急忙都按各自的品級列好隊。
三聲淨鞭響過之後,胤禎穩步從暢春園內走了出來,在臨時搬來的龍椅前站定,掃了面前一眾翎頂輝煌的王公大臣,他心裡不由微覺激動,他這才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康熙偏癱能否康復尚在兩可之間,即便能夠康復,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康復的,他這個監國太子現在就是大清帝國的當家人。
微微陶醉了一下,胤禎便沉聲道:“李德全,宣讀皇上聖諭。”
康熙特意派來給胤禎撐腰的李大總管忙躬身“喳。”了一身,而後,抬起身展開聖旨,揚聲將康熙立胤禎為皇太子的聖旨當場宣讀了一遍。
聽李德全宣讀完聖旨,一眾王公大臣立刻開始向龍椅行禮跪拜,三跪九叩之後,又再向胤禎行二跪六叩大禮,禮畢,胤禎才沉聲道:“諸臣工平身。”
自此,雖然還未冊封,但胤禎的皇太子身份卻是已經確立下來。
*
四月初三,舉行正式的皇太子冊封典禮之後,毓慶宮迎來了他的新主人,大清第二個皇太子胤禎。
中斷多年的御門聽政——乾清門聽政,胤禎從四月初二也開始恢復了,沒辦法,毓慶宮前門地方太小,乾清宮,他沒膽子用,那可是明目張膽的僭越,思來想去,只能辛苦一點了,在乾清門聽政,也算是發揚康熙的優良傳統。
四月初四,聽政之後,胤禎回到毓慶宮批閱奏摺,這段時間積壓的政務太多,他又是一新手,是以,每日花在批閱奏摺上的時間相當長,這事又不能假手於人,他只得咬牙苦撐,最鬱悶的是,這幾日,他每日下午還要趕去暢春園,一則給康熙請安,二則也就奏摺的批閱方面進行請示,順帶讓康熙給予指導。
暢春園距離皇宮三十里,他現在是太子,自然不能騎馬急弛,只能規規矩矩的坐轎前往,一路急趕,也要一個多時辰,往返就去了半天,他的時間更是不夠用,這幾日都是在轎子裡抓緊時間休息。
正全神批閱奏摺,包福全躡手躡腳的走了進來,躬身道:“主子,十三爺在外求見。”
胤禎一聽,抬頭便訓斥道:“一眾兄弟,隨到隨見,別弄出那麼大的規矩,一切規矩都隨恂王府例。”說著,放下奏摺,站起身來,道:“趕緊的迎進來,我迎兩步。”
“喳。”包福全心裡委屈,卻也不敢多言,忙躬身溜了出去,這些個規矩,都是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