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邀請各地耆老進京賀壽,這背後的用意,他們不是不清楚,卻沒人去注意到這些個細枝末節,京師的治安、物價、清潔、禮儀等細微之處可以說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這些耆老。
正是這些細枝末節構成了那些耆老對京城的印象,而且會隨著耆老的宣揚傳遍大清的各個地方,京城可是大清的首善之地,口碑的好壞可謂是影響深遠。
胤禩輕嘆了一聲,道:“十四弟大才,這個曠世慶典,實是應該由您來負責。”說著,他又接著道:“入京的耆老皆有子侄輩照料,我們要做的無非是隨時接觸瞭解情況而已,不外乎是費點人力,補貼家境拮据的和贈送儀程,這筆開支雖然不大,但我擔心那些個油滑吏員,上下其手,藉機侵吞。”
正所謂吏滑如油,小吏們侵吞錢財的手段可謂層出不窮,花樣百出,防不勝防,胤禎登時也不覺無語,略微沉吟,他才道:“八哥的擔心不無道理,不過如此曠世慶典,能盡善盡美自然更好,侵吞一點是在所難免的,卻總不能因噎廢食。
八哥你們先統計一下,各地耆老的人數,大致的情況,我讓十五弟在京報上刊登出具體的贈送儀程數目,多少應該能夠防範一些,這筆開支,我來出,不用擔心。”
“這倒不用。”胤禩含笑道:“進京的耆老,我們有統計,至今不過才五千餘人,加上明日的,最多亦超不過七千,一人十兩,亦不過才七萬。”
“主子,五爺、七爺、十五爺、十六爺來了。”門外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