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眼中老淚滾下來,他抱住那絹布,蒼聲泣道:“老天有眼,吾皇無恙。”
第126章
是年八月,劉邦率軍攻破武關; 進入了秦地。
就在此時; 咸陽城中傳出訊息來; 說是趙高廢掉了小皇子,想要自立為秦王,與各叛軍首領瓜分天下。然而秦朝眾臣不服,趙高無法,最後推舉了嬴氏皇族後裔僅剩的子嬰為秦王。
秦王子嬰登基後,誅殺了趙高;而李斯病死。朝中再無重臣。
子嬰派遣僅剩的守軍; 於嶢關抵抗劉邦的軍隊。
劉邦聽得訊息; 大笑道:“暴秦自取滅亡。樊噲!領兵擊破之!”
“喏!”樊噲大聲應道。
“且慢。”帳中左首的中年文士緩緩起身; 只見他容貌姣好若婦人,而又有歲月滄桑留下的成熟痕跡。
劉邦見是這人說話; 忙細問道:“子房兄有何見教?”
這中年文士正是“運籌帷幄之中; 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
當初陳勝吳廣造反的時候,張良身邊就有數百少年人。他一直是個造反積極分子; 當初項羽的小叔父也是跟著他混的。他帶著這數百少年; 機緣巧合與劉邦相識;等到劉邦被蒙鹽大敗; 去投奔項梁借兵的時候; 張良也就跟著到了薛地。項梁立楚懷王的時候,張良就勸說項梁; 把從前韓國的公子橫陽君立為了韓王,而他自己則做了韓國的申徒。
而後,張良輔佐韓王橫陽君; 帶領著數千人,殺回韓國故地,奪取了數座城池。
韓王橫陽君留守陽翟。
張良南下,與領兵過宛西的沛公再度相遇,最終率軍攻入了秦地。
張良乃是相國公子,見識智謀都遠勝常人。
劉邦失去了蕭何之後,再得張良,簡直如久旱逢甘霖,很是願意多聽他的意見。
張良徐徐道:“秦兵還是很強大的,不能輕敵。”畢竟他們也不過幾萬人馬,與關中人馬在數量上不相上下。
劉邦道:“那子房兄的意思是……?”
張良胸有成竹道:“不如先派遣一部分人到山上,插起我們的旗幟,使得秦兵自疑。同時派辯士去遊說秦朝的將領,以利益誘惑他們。”
劉邦依照張良的計策行事。
此時雖然換了子嬰為秦王,可是關中並未潰散。
因為關中這地方几百年來都是秦人。戰爭打到這裡,對於秦人來說,這是保家衛國的戰爭,沒有士卒會後退的,因為身後就是他們的父母妻兒。
關中的將領見了劉邦派來的辯士後,果然被利誘,願意與劉邦一起西進襲擊咸陽。因為將領不比士卒,他們看得清天下形勢,知道大秦已是迴天乏力,與其給大秦陪葬,不如吃著大秦的屍體,養出自己的榮華富貴。
劉邦聞訊,又準備答應這些將領,與他們一起攻入咸陽。
張良卻又道:“且慢。”
劉邦笑問道:“子房兄的意思是……?”
張良洞悉世情道:“沛公,這是幾個將領願意投降而已。他們手下的數萬士卒卻是不願意投降的。不如假意接受他們的投誠,趁著秦國將領們懈怠,奇襲攻之。”
劉邦撫掌稱善。
於是劉邦清點人馬,帶著樊噲、張良等人,繞過嶢關,奇襲秦兵,在藍田大獲全勝;折而北上,再次大敗秦軍。
至此,劉邦入咸陽已成定局。
訊息傳開,天下震動。
第一個攻入關中的人,這象徵意義太叫人垂涎了。
當下就怒了一個不得了的人——項羽。
若不是項羽在鉅鹿拖住秦兵主力,焉有劉邦輕鬆入關摘果子?
更何況,楚懷王分項氏兵權之心不死,與諸將領約定,先入關者王之。
不管從哪個方面考慮,項羽都不能允許劉邦先他入關。當下,項羽接受了章邯的投降,可以說是戰勝了秦兵主力。於是原本作壁上觀的諸侯們,都發揮了機會主義的特長,膝行來見項羽。
項羽集合起眾諸侯,收攏起義軍三十多萬,再加上投降的二十萬秦人,共計五十萬大軍,浩浩蕩蕩西行而卻,一路所過之處,都蕩平為故楚之地。
隨著大軍越來越接近秦地,章邯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不過四十多歲的人,竟然已經花白了頭髮。
“狗東西!叫你給我擦鞋子,你看看擦得乾淨嗎?咹?”帳外,一名故楚將領正按著一名投降秦兵的脖子,“給我跪下舔乾淨!”
章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