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了。我想,單于與他們交戰之時,他們的力量還沒能恢復。”
那使者思考了一番,像是掉線了兩分鐘才明白過來,瞪起眼睛道:“你這是什麼意思?不相信我們單于叫太陽都顫抖,叫大地都崩裂的能力嗎?”
胡亥心中感嘆,瞧瞧人家這用詞兒,得記下來,回頭叫叔孫通和夏臨淵給他吹牛逼的時候也用上。
“豈敢豈敢。”胡亥忙微笑。
那使者酒足飯飽,道:“既然你們願意臣服,那麼,美貌的妾室,我什麼時候帶走?”
胡亥慢悠悠道:“不急嘛。讓您空著手回去多不好意思?總要給朕一點時間,籌集一點金銀表達敬意,再給廣陵侯一點時間,學習你們的語言,到時候也能更好得服侍你們的單于。”
那使者滿意了,退下後給單于回信,把胡亥謙卑的態度更誇大了十分。
劉螢開始奉召跟隨匈奴使者學習胡語。
皇帝回咸陽後,沒有召見她。
她本就不算豐腴,如今更是肉眼可見得消瘦下去。
而草原上的冒頓單于,收到使者接二連三的好訊息,卻是越發感覺不對勁了。
他率軍退出三十里,摸不清這大秦的皇帝究竟打的什麼主意。
可是有一點他很清楚,能夠從中原那樣的戰亂中勝出的王者,一定不是等閒之輩。
如今,冒頓更能再確定一點,那就是這個秦朝皇帝,一定是個很能忍的君主。
同樣身為一個能忍的單于,冒頓很清楚,他這次遇上的,是足夠匹敵的對手。
冒頓的視線在輿圖上掃來掃去,心裡盤算著,也許把目光落在南邊不是個好主意,也許他應該先把漠北吃下來……可南邊的水草豐茂,實在誘人;而中原人又富足,叫人割捨不下。
與此同時,收到皇帝最新指示的李由,已經準備好了進攻。
哪怕拼著傷亡,也要有一場勝利!
要打到匈奴痛!
哪怕是慘勝!
年輕的李甲率領兩萬精銳,趁夜摸上了冒頓前鋒軍駐紮的烏桓山。
兩軍僵持中,冒頓前鋒軍萬萬沒想到秦軍會發動著何等自殺式攻擊。
一夜血戰,死傷無數。
至天明,秦軍因為先發優勢,勉強佔領了山頭。
冒頓前鋒軍十不存一,倉皇后撤。
冒頓接到訊息,大為驚痛,這是跟隨他征戰草原,最得力的精兵!中原皇帝如此狡猾,愚弄了他!
而秦軍清點人馬,兩萬精銳,只剩三千。
可是來自最高意志的命令,總算是實現了!
一場勝利!
咸陽宮中,胡亥捏著那薄薄的奏章,卻宛若千鈞之重,連手指都在微微發顫。
接下來,才是更艱難的路!
第172章
與匈奴的戰爭; 胡亥最初定下的戰略方針便是“以戰促和”。
如今; 李由李甲兄弟倆領兵; 用大秦子弟鮮血換回來的這場勝利,該是能讓匈奴感到足夠痛苦; 使得他們的單于正視南方的鄰居了。
接下來最難的,便是這個“和”要怎麼談。
胡亥把前線發回來的戰報遞給重臣傳閱; 起身繞殿走動著; 思考著,在眾臣紛擾的議論聲中; 他的聲音像隔著水的鐘聲; 是從來沒有過的低沉而又清晰。
胡亥沉聲道:“看看李由寫來的戰況。兩萬精銳,只剩了三千人。再看看留守計程車卒; 十個人裡面就會有兩三個人凍傷了手指。”
隆冬時分,北地嚴寒的天氣是比胡人更可怕的存在。
這種天氣狀況下; 不用交戰; 秦兵的戰鬥力就已經削弱到只剩三成了。
“都說說。”胡亥疲憊地按住了眼窩。
叔孫通先道:“陛下; 這些胡人乃是化外蠻夷; 跟他們講仁義; 是講不通的。如今若要以武力征服,卻也是千難萬險。其實……”他猶豫了一瞬; 仍是道:“其實照臣看來,此前那匈奴單于索取妾室,卻也是個辦法。陛下不如擇宗室女子,賞賜單于冒頓為閼氏; 如此一來,等其誕下子女,成了匈奴新的單于——也就是說,匈奴的單于就會成為與陛下有血親的人。豈非不戰而盡收匈奴之地?”
滿殿臣子竟然也都安靜了,似乎以為叔孫通的辦法值得一試。
胡亥冷淡道:“你可知道如今的冒頓是怎麼做了單于?他是殺了自己的父親!你以為匈奴人在乎什麼血親麼?”可是他話鋒一轉,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