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部分

司之間的區別。

蒯徹也是有野心的,所以他更願意去韓信這樣剛起步卻又前程遠大的集團。

蒯徹和武涉才來到韓信帳中,勸韓信自立的話還沒開口,胡亥的詔書“咣噹”就來了!

“韓信乃朕肱股之臣,今有大功,封齊王。”

第147章

胡亥這一招出人意料; 把劉邦和項羽的人都打懵了。

項羽的人,也就是武涉; 懵過之後就離開了。

畢竟項羽的意思,就是要他來勸韓信自立為王。

現在人家不用自立就是王了,還有他的什麼用武之地呢?

武涉就在韓信營中吃了頓使者套餐,啥話也沒說就回去了。回去把韓信被封為齊王的訊息報告給項羽,氣得項羽砸了案几。

項羽旗下無人敢勸。

自從滎陽之戰,項羽中了離間計; 奪了亞父范增權柄之後; 范增便徹底對項羽失望了——這等你死我活的亂世,范增的失望; 也就是說; 在他看來; 項羽最後是要丟了性命的。

至於跟著項羽的人,那自然更沒有好下場了。

所以范增便告老還鄉,要求回彭城做個黔首。

其實一般人怎麼都要給個面子,不能真叫人家回去做黔首了; 起碼也得給個名譽小官。

可是項羽看范增也是不順眼很久了; 連作勢挽留都沒有,更不用提什麼名譽小官了; 直接就讓他愛去哪就去哪兒。

范增為了免除後患,在前往彭城的路上,裝作背瘡發作,詐死隱去姓名; 自此不見於朝野。

同樣是來勸說韓信的,劉邦派出的蒯徹就顯得執著多了。

蒯徹與武涉不同。

武涉來勸韓信,只是執行項羽的命令。

而蒯徹前文提過,他來雖然是奉了劉邦之命,卻打的是給自己找個新平臺的主意。

所以哪怕有胡亥封韓信做齊王在前,蒯徹仍是要勸韓信自立的。

封了齊王又怎麼樣?

做了齊王,難道就不能反出秦朝了嗎?

蒯徹跟武涉一同吃過了使者套餐,送走武涉,卻是整了整衣冠,對韓信計程車卒道:“請為我通傳。”

他仍是要向韓信陳說利害。

韓信接了封王的旨意,正在激動,想他昔日淮陰無名小子,如今卻得封為一地之王,若不是陛下賞識他、信任他,他只能在項羽、劉邦手下做些不起眼的小兵,哪裡會有今日的成就?

來傳信的不是別人,正是夏臨淵與李甲。

韓信對夏臨淵道:“陛下待我大恩,我不知該如何償報。請為我傳話,請陛下善自珍重,我必為陛下平定天下。”

夏臨淵也不得不服氣,道:“從前你說新安之事,若是你來做,可以保二十萬秦兵都安然無恙。我那時候還生你氣……現在看來,若是早些找到你就好了。”

韓信慚愧道:“我當初年少輕狂,考慮不周。新安降兵一事,你已經盡力了。若不時,連十萬秦兵都保不住。我雖空有智謀,卻不能及時趕到,又有什麼用呢?”

李甲笑道:“大喜的日子,說從前那點事兒做什麼呢?韓大哥,你可是頭一個封王的——看得我都眼熱!在咸陽我們知道陛下要封你做齊王之後,我就磨著陛下,什麼時候才許我也帶兵打仗呢?到時候做不了王,做個侯爵,可也比我爹神氣啦!你猜陛下怎麼說?”

韓信在外征戰,不能陪伴胡亥身邊,至今已經四載。

別說是君臣,就是父母家人,四年不見,想起來都會覺得隔閡。

戰爭殘酷,韓信有時候想起遙在咸陽的皇帝,也覺得恍惚,彷彿那裡與他已經是兩個世界。

可是此刻見了舊人,聽李甲提起皇帝,韓信卻不由自主地關注,上身前傾,忙問道:“陛下怎麼說?”

“陛下說,”李甲負手身後,學著胡亥慣常的樣子,一邊踱步一邊思索著道,“‘李甲啊,你武藝精到,這朕看得出。可是你用兵如何,朕可就不敢說嘍。這樣,朕派你個差事,這給你韓大哥傳旨做齊王的訊息就由你去宣讀——到時候,若是你韓大哥說你能帶兵了,朕就用你。若是你韓大哥說還不行,那你就老老實實在他帳中學上兩年!’。”

李甲學得活靈活現,宛然就是胡亥在眼前。

帳中人都笑了。

韓信也是忍俊不禁,俊秀的眉舒展開,一時眼眶發熱。

皇帝這話,顯然對他信任到了極點——只要他說好的人,陛下就願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