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言說:“難道大將軍沒有聽說過高祖時候呂雉的故事嗎?高祖死後,呂雉及呂氏宗族專權,並不任用劉氏宗族,最後在天下人面前喪失了威望,失去了人心,所以全部被誅殺。現在將軍您作為顧命大臣的領袖,輔佐少主昭帝,地位高,聲望重,權勢大,卻唯獨不與劉氏宗室共有,沒有劉氏宗室的人出來號召天下,將來怎麼能免於禍患呢?”霍光聽了以後,既感到震驚,又立刻醒悟,對那人說:“謝謝先生指教,我一定照辦。”遂把元王的孫子劉闢強召入宮廷,封為宗正。
在昭帝十二歲的時候,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想把自己才六歲的女兒送入宮中,希望成為皇后,就去找霍光商量。上官安本以為霍光是自己的岳父,自己的女兒是霍光的親外孫女,霍光一定不會阻攔的,沒想到霍光一口回絕,認為孩子太小,不宜入宮。上官安一看無迴旋的餘地,只好想辦法去求助別人。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只善謀國、不善謀家的一代名臣(3)
上官安想了好久,終於找到一條門路,就跑到蓋長公主家裡找到了門客丁外人。原來,蓋長公主的丈夫早逝,公主不耐孀居,門客丁外人美貌多才,為人狡猾,又善於趨奉公主,於是男有情,女有意,兩人就勾搭成奸,幾乎不避人耳目。後來霍光讓蓋長公主入宮服侍昭帝,兩人就無法見面了,蓋長公主常常請假,而且晚上住在家裡,不願回宮。霍光覺得很奇怪,派人一打聽,才知是這個緣故。為了讓蓋長公主安心服侍昭帝,霍光索性讓丁外人入宮值宿,成全他們。上官安找到丁外人密商,丁外人一口答應,立刻去向蓋長公主遊說,蓋長公主本打算把故周陽侯金日石單像
的女兒配給昭帝,可為討情夫的歡心,只好答應。不久,上官桀的女兒被迎入宮,封為婕妤,既而被立為皇后。由於這些詔令都出於中宮,霍光也沒有辦法,再說也沒違反什麼條例,霍光雖不滿意,也未多加考慮。
上官安卻是官運亨通,很快就升為車騎將軍。上官安由此十分感激丁外人,想說通霍光,封丁外人為侯爵,霍光無論如何都不答應。上官安無奈,只好讓父親上官桀去說情。上官桀與霍光同為顧命大臣,又是兒女親家,更是莫逆之交,誰知霍光還是不答應。上官桀無奈,便降格以求,說是封個光祿大夫也好。霍光勃然怒道:“丁外人無功無德,怎好得封官爵,請您不必再說了!”上官桀碰了一鼻子灰,從此深深地怨恨霍光。蓋長公主因為情夫得不到爵位,也十分怨恨霍光,他們內外勾結,想除掉霍光,而霍光尚不知道,只是按自己的意思去做。不久,昭帝突然下詔,封上官安為桑樂侯,食邑五千戶。霍光事先並不知道這件事,但覺得上官安是皇帝的岳父,也不算違例,就未加過問。而上官安卻十分傲慢,有一次,入宮侍宴,罷宴回家以後,向門客誇耀道:“我今天與女婿一起飲酒,很是高興,只是我的女婿服飾很豪華,而我家的用具器物,還不得相配哩!”說著,就要把舊有的傢俱一概燒光,多虧門客勸阻,才未燒成。
太醫監充國無故入殿,按照律條,當處以死刑。充國是上官安的外祖父最為寵愛的人,上官桀便去向霍光求情,霍光仍不允許。上官桀無法,只好去求蓋長公主,蓋長公主交出了二十匹馬替充國贖罪,充國才減罪免死。自此以後,上官桀父子就更加痛恨霍光,感激蓋長公主。
上官桀父子認為,從前和霍光一樣,都是顧命大臣,現在反而每件事都要受霍光管轄制約,實在太不公平。於是,他們就廣結宮廷內外的宦官大臣,想趁機除掉霍光。尤其是燕王劉旦,因未得皇位,總心懷不滿,御史大夫桑弘羊的子弟多有失職,也對霍光懷有怨恨,再加蓋長公主作為內援,在上官桀看來,確是萬無一失。正在這個時候,霍光到廣明去校閱羽林軍,上官桀就想發難,但想來想去還是無法準備力量,不能保證事變成功。於是上官桀就和桑弘羊秘密商議,詐以劉旦的名義,上書彈劾霍光。奏疏寫道:
“我聽說大臣霍光在外校閱羽林軍時,竟令先行官預先準備食物,模擬天子的出遊儀式。把沒有功的大將軍楊敞任命為搜粟都尉,又擅自調益莫府校尉,專權自恣。我懷疑他有不正常的舉措,所以願意把我的符璽歸還朝廷,回到宮裡保衛皇上,以免奸臣忽起事端,皇上遭遇不測。事關緊急,特此派快馬傳給皇上。
昭帝看後,竟無動靜,霍光聽說有人彈劾,十分恐慌,第二天上朝,不敢進去,只在殿西畫著周公負扆圖的那間房子裡坐著。昭帝未見霍光,就派人宣他進殿,霍光跪地免冠謝罪。昭帝說:“我知道你沒有罪,請戴上帽子起來吧。你到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