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偶繃耍�憧烈災胤ā!�
朱元璋正色地說,並沒有非難他的意思。但告誡他記住,對百姓要寬,對官吏要嚴。對官吏寬了,放縱了,他們就會擾民、害民,百姓不堪其苦,就要揭竿而起。百姓並無他求,吃飽飯穿暖衣足矣,當官的連這個都不給,這官員就十分可惡,所以今後對貪官枉法者要處以重刑,這是根。官不貪則民無怨,民無怨則天下太平。
這些話聽起來平常,卻是朱元璋的切身體會,他不就是被逼得沒有活路才鋌而走險的嗎?他所慮的,也是民不得安生,也會有人效法他揭竿而起,再來推翻他手創的大明帝國。
陳寧和胡惟庸都說:“聖上所說真是至理名言。”
朱元璋問陳寧:“沒有別的事了嗎?”
陳寧說:“啊,沒有了,沒有了。”他猶豫再三,始終沒敢把李善長求情的事說出口。朱元璋一見面就說痛恨貪官的話題,他再不識時務地為貪官說情,這不是往虎口裡送嗎?
走出行在後,胡惟庸埋怨他:“問你還有什麼話,你怎麼不說了?”
陳寧說:“皇上好像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我沒開口,他就說了一大堆對貪官要處以重刑的話,這時候替李彬求情,那不是往套子裡鑽了嗎?”
胡惟庸說:“你不說,怎麼能救了李彬?你回去怎麼向丞相回覆?”
陳寧說:“再找機會吧,我想,有丞相的面子,又沒皇上手諭,劉伯溫不至於下手先斬了李彬吧?”
胡惟庸說:“那倒是。”
第六十章
殺人,是聖上賦予劉伯溫的職責,因為朱元璋說過,連劉伯溫都膽怯時,天下就沒有錚錚鐵骨的諫官了。哪壺不開提哪壺,如悟和尚始終不明白朱元璋何以翻臉不認人。
在等開封訊息的幾天裡,李善長再沒有開口求過劉基,二人每天同朝商議、處理軍國大事,好像從沒發生過齟齬之事,劉基也不再提李彬這個茬兒。李善長私下裡與當著太常寺丞的弟弟李存義議論,認為這是好兆頭,一定是劉基醒過腔來了,低頭不見抬頭見,惹惱了當朝首輔對他自己有什麼好處!
沒想到滿不是這麼一回事。
這天早上,李善長吃過飯,正走出來要上轎,他的弟弟太常寺丞李存義說:“這劉伯溫也太目中無人了,今天午時,要在午門外殺李彬了。”
“不可能,”李善長說,“他縱然越過我這個門檻,也得怵憚皇上的囑託吧?我們二人共同留守南京,我又是首輔,他敢這麼做?”
李存義把行刑的佈告都揭來了,說著從寬袖裡抽出一張紙,李善長抖開一看,果然有硃筆勾決人犯的字樣。
李善長氣得鬍鬚直抖,說了句“無法無天!”便上了轎,他要去禮賢館破了臉去理論。
劉基執意妄為,在李善長看來,已不是奉不奉公的事了,而是對他李善長的挑戰和欺侮,他豈能忍下這口氣?
與此同時,他派出的陳寧也在等待時機討皇上赦免的旨意。
從昨天起,朱元璋一行已經取道南返了。
正是收小麥的五月天,驕陽似火,農夫們三三兩兩在田中割麥,牛馱馬拉,將麥子拉到打穀場上。
遠遠來的一彪人馬很顯眼,在很遠的樹林邊停住了。
一個趕牛馱麥的小孩看見了,對割麥的大人們喊:“看,官府來人了!”
一個老農揩汗直腰說:“今年不怕了,朱皇帝有令,不準預收三年後的稅賦了。”
原來是朱元璋路過此地,順便考察民情來了。他穿的是一般官服,隨從人員,包括十五歲的太子朱標,都是民裝,他們步行向田間走來。
他們一出現,引起了農夫們的注意,大家趁機休息,紛紛到地頭喝水,乘陰涼,實際是看熱鬧,想看看官府又有什麼新花樣。
朱元璋走到一塊麥田裡,掐了一個麥穗,捻了幾粒麥子在手中,吹去皮兒,把麥粒放到口中嚼著說:“真甜啊!成色不錯,籽粒很飽滿。”
朱標十分驚奇:“陛……”見朱元璋使眼色,又改口:“父親生吃?”
朱元璋說:“麥子生吃也甜啊。”
一老農說:“這位大官人看樣子種過田?”
“種過。”朱元璋關切地問起今年收成怎麼樣?
“託當今皇上的福,”那位老農說,“讓種田人墾荒,讓富戶減租,又不提前抽稅,今年能吃飽飯了。”
朱元璋問起還有什麼不滿意的沒有?
一個老農民說:“生豬稅收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