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能賺更多又何樂不為呢?”
“除了這個呢?”安吉拉挑了挑眉,臉蛋上明顯寫著老實交代這個詞。
艾德略微舉了舉手,一副什麼都瞞不過你的模樣:“奧斯卡既然如此的吝嗇,到戛納來看看也不錯。事實證明我的決定是正確的,這些評委對你這部電影可是讚不絕口,現在更是拿到了金棕櫚,真難想象去年他們還……”
他做了個手勢沒有再說下去,安吉拉也沒追問,艾德顯然想的和她一樣。只是這些事是不能拿到檯面上來說的,而且隨著金棕櫚頒給《鋼琴家》那場風波必然要揭過不提。
在頒獎晚會結束後,安吉拉謝絕了幾個派對的邀請直接回了酒店,明天下午她就得飛回紐西蘭,所以抓緊時間休息是必要的。只是躺在床上的時候她怎麼也睡不著,心裡始終在回憶那種意興闌珊的感覺,然後看著天花板偶爾露出苦笑
三大電影節也好,奧斯卡也好,無論表面上做得多麼公平公正,依然都有屬於自己的規則。比如威尼斯青睬生澀的文藝片而柏林注重意識形態,戛納雖然在商業和文藝之間徘徊,但更看中歐洲電影。至於奧斯卡,永遠是美國電影占大頭。
如果要深入分析的話畫出的曲線圖連最出色的分析師都會看得頭大。想想電影學院那幫評委寧肯將最佳男主角頒給布洛迪做補償,也不願將最佳導演給她;再想想金棕櫚為什麼會頒給《鋼琴家》。
但明知道是這樣,安吉拉還得繼續去爭取。因為她可以從評委會們那裡拿到榮譽的象徵和對應的宣傳而從中獲利,同樣的評委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