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章(1)

爪哇 巴塔維亞 1942年1月1日

日軍轟炸珍珠港後,巴塔維亞並沒有引發恐慌。居民們沒有撤退,因為他們不清楚應該往哪逃。大西洋波濤洶湧,對於那些非軍事船隻太危險了;通往美國的太平洋通道被日軍封鎖,謠言滿天飛,說美國的西海岸很快也會被攻擊;南方到澳大利亞是唯一的逃生之路,由於日軍入侵的是馬來亞和菲律賓,對這條生命線沒有太大的威脅,大多數民眾決定留守家園——至少不那麼快放棄。

一開始的驚動過去後,巴塔維亞的生活一如往常。普里約克遊艇俱樂部每週日還是有賽馬活動,歐洲人仍在印尼酒店和霍蒙尼俱樂部吃飯跳舞。12月是一個等待觀察的月份。許多人認為新加坡牢不可摧,菲律賓也守得住。如果事情不妙,荷蘭、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的聯合艦隊也肯定能阻止日軍對印尼的進攻。

樂觀主義佔了上風,但卻如空中樓閣般虛無飄渺。珍珠港事件兩天後,英國主力艦“威爾士王子號” ,曾經在大西洋協助擊沉了德國軍艦“俾斯麥號” ,與英國的另一艘巡洋艦“反擊號” 出發到馬來亞阻止謠傳的日軍入侵。謠言自然是假的,但兩艘船過於冒進,失去了空中掩護,不幸被日軍的空中火力擊沉。事件第一次打碎了英國艦隊不可戰勝的神話,也大大削弱了盟軍在西南太平洋的海上力量。

盟軍一直認為日軍只能在同一時間發動一波進攻,但現在日軍幾乎同時在菲律賓、香港、馬來半島、關島展開行動。12月10日,關島投降;聖誕節,香港淪陷;馬尼拉不久後也宣告失守。在馬來亞,英軍、澳軍和印度軍隊從半島向新加坡撤退。本來固若金湯的要塞大炮徒勞地指向海洋,但敵人卻從後面的叢林包抄襲擊——一次軍事上被認為不可能的行動。

新年那天,凱瑟琳接到一個電話。

“凱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