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6部分

屬。身為eu的主要發起人、構建者的法蘭西,自然獲得了最大的政治優勢,並將之轉化成了相應的資本優勢。

而為了抗衡法蘭西的資本勢力,eu各個加盟邦紛紛採取了各種措施,其中以拿破崙整合的萊茵邦聯一致透過決議,於1848年5月18日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召開公民議會,宣佈以普魯士邦為代表的大部分前神聖羅馬帝國的組成邦國合併成德意志邦為標誌,意味著eu內部各個加盟邦之間的資本階級勢力對抗的加劇。

兩百年過去了,當年的財閥勢力如今紛紛轉化成為了財團勢力,整個eu內部大致上可分為兩大資本集團:西歐財團與東歐財團(當然,還可以繼續向下細分)。

目前的eu是以西歐財團為核心,而西歐財團又是以英吉利島諸邦(英格蘭邦為主)、法蘭西邦和德意志邦為核心。

對於一個合格的金融資本集團勢力而言,實體經濟也是必不可缺的重要組成一環。而在實體經濟的體系之中,工業是最重要的組成。而工業產品的販賣銷售,也促進了商業的發展……這便是工商業。

而對於工商業來說,有著兩個繞不過去的坎:原材料產地,與銷售市場。

於是,eu內部最大的裂痕,由此產生了:阿非利加洲,與遠東的西伯利亞。

非洲與西伯利亞都有著廣袤而豐盛的資源。雖然西伯利亞氣候苦寒、人煙稀少,導致資源開採不便,造成資源開採成本較高……但是!由於中華聯邦的威脅,迫使eu不得不違逆資本的天性,花了大力氣開發西伯利亞以便於維繫東方包圍網戰略體系。

而這邊導致了,eu國內擁有了兩個主要的原材料供應產地,非洲與西伯利亞產生了利益競爭關係。

幸好,西伯利亞天候苦寒,不適人類生存,一直以來人口都是個問題——而且人口組成再怎麼說也都是白種人,這也是一個含而不漏的問題——所以令西伯利亞不至於成為了另一個重要的產品傾銷地,否則雙方的競爭對抗恐怕更要激烈幾分。

西歐財團,力主開發非洲;而東歐財團,則力主開發西伯利亞。

這便是eu內部的最大利益紛爭,非洲與西伯利亞、西歐財團與東歐財團之間的利益衝突。

這一次中華聯邦發動的戰爭,對於eu來說確實是危機。但落到具體的,卻又有所不同:對於東歐財團來說,是大危機;但對於西歐財團來說,卻是危險與機遇並存。

對於東歐財團來說,西伯利亞是他們的命根子。一旦失去了西伯利亞這個原材料產地,那麼他們就將會喪失掉與西歐財團對抗的資本,他們面臨的結果唯有被吞併一途。

但是對於西歐財團來說,若是能夠與中華聯邦達成某些協議的話,那麼一旦西伯利亞丟失,也就意味著他們西歐財團可以徹底壓下東歐財團,獨霸eu了!

當然,東方包圍網戰略的重要性,他們也是知道的——不過,你看,中華聯邦太強大了!他們有和平彈啊!所以為了和平,我們還是忍辱負重一下吧!而且我們還可以化害為利,藉機整頓一下國內的金融及經濟秩序,好為全國公民提供一個更加優質更具效率更為安全穩固的市場環境嘛!

在eu內部,面對此次戰爭,東歐財團是最徹底的主戰派,而西歐財團自然是主和派,雙方在eu中央議會上每天都吵得不亦樂乎,皮鞋與臭蛋齊飛。

然而,現在,西歐財團在軍中的代言人,推舉其晉位烏拉爾軍區司令的倫納德·哈特曼上將卻違背的頭腦與利益,單方面的執意向中華聯邦軍方面發起了反攻,多次致電質問,卻只得到了“我要為死去的民眾復仇”這種開玩笑式的正義發言……這不科學!

到底是怎麼回事?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想不通,謝爾頓·羅斯柴爾德想不通,西歐財團的其他人也想不通。

莫名的,他們感到了一種恐懼:他們自以為eu處於他們的掌控,受到他們的支配。結果直到今日才發現,這似乎只是一個錯覺……

就連eu,似乎也在他們的眼中變得陌生了起來。

這個時候,路易·波拿巴那個老傢伙肯定在看笑話吧?

忽然的,謝爾頓如此想到。

“嘀嘀嘀!”,緊急線路忽然鳴叫,打斷了謝爾頓的發散性思維,令他不悅的抽泣了眉毛。

他伸手拾起聽筒,向那邊問道:“怎麼了?又發生什麼緊急事件了?”

聽著對面的報告,謝爾頓·羅斯柴爾德先是眯起了眼睛,然後忽又發達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