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也一直替黃帥高興呢。”
“粗鄙之人,竟然一時都忘了應旨,讓公公見笑了。”黃石摸了摸腦袋,訕訕地笑了一下,臉上滿是不好意思的神情。
“人之常情,人之常情嘛。”那使者不以為意地笑了幾聲,忍不住炫耀了起來:‘黃帥有所不知,以往咱家去宣讀恩旨的時候,還有人曾歡喜得從地上跳起來過。黃帥今天行止如常,並沒有失禮的地方,完全不必放在心上啊。”
“公公果然是見多識廣,末將佩服之至。”
和強作歡顏的黃石不同,吳穆則是真心實意地感到高興。多年以前他因為走投無路而不得已入宮,那個時候明廷原本計劃要召三百名新太監,可是當時趕往紫禁城報名的人足足有兩千多人。已經好幾天沒有吃上飯的吳穆拋下了一切自尊,在管事的太監面前百般懇求,可還是差點被轟了出去。
時至今日吳穆還記得當時地突然變化,一個看起來似乎是個大人物的太監正好過來巡視一圈。或許是當時心情好、或許是吳穆地樣子讓他感到可憐,那個大人物隨手就指了一下:“咱家看他還可以。”
那個大人物說完這句話以後就前呼後擁地離開了,而吳穆也就此成功地入了宮。他揹著自己的小包袱和其它三百個幸運兒一起走入深宮的時候,領頭的管事太監還特意拍了拍吳穆的肩膀,帶著又是神秘又是羨慕的神情對他說:“你這廝今天可算是交好運了,你可知道賞你這個身份的人是誰麼?”
吳穆自然不知道,那個管事太監一挑大拇指,挺直胸膛嘖嘖地大聲說道:“那是魏公公!萬歲爺和奉聖夫人前一等一的紅人啊。”
在魏忠賢地眼裡。吳穆本來也就是如同螻蟻一樣的角色,不要說他留下吳穆的理由,就是這件事他也一轉眼就忘了個乾乾淨淨。雖然吳穆並沒有忘,但入宮以後他也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掃地太監,在紫禁城裡過著仰人鼻息的生活。
一晃兩年過去了,東江鎮開鎮的時候,吳穆已經不是以前那個窮光蛋了,這次他掏出了所有的積蓄、動員了兩年來積攢下來的全部人情,總算是撈到了一個監軍地職務。就在離京的前夕,魏忠賢給所有派往東江鎮的監軍太監訓話。當時魏忠賢顯然沒有注意到吳穆,他的頭一直傲慢地高挑著,對於下面的這些小魚小蝦,魏忠賢從始至終都沒有拿正眼看過他們一下。
又一次穿好行裝,背上自己親手整理好的包袱。吳穆告別了紫禁城,和兩個不得志的小錦衣衛在有司領到了路費和腰牌,然後就踏上茫茫的旅程。在天津衛找到了官船出海後,他們三個才第一次遇到明白人,向水手問清了長生島的大概方位。
到了長生島後,雖然一開始的生活很艱苦。還要和馬一起嚼,不過這些對吃過苦地吳穆來說倒也不算太大的問題。最關鍵的是,在長生島他再也不是一個被人呼來喚去的小螞蟻了,黃石及其以下的眾將官對他都很尊重,大部分人還都群星捧月般地恭維他一聲:“吳大使”。這就已經讓吳穆感到很滿足了。
往後的日子就更加順風順水了,吳穆這個名字很快就被魏公公注意到了。再過過就連萬歲爺都知道長生島有個監軍吳穆,萬歲爺也親口說過他吳穆差事辦得好。想當年剛上長生島的時候,吳穆天天就躺在床上琢磨:怎麼才能安全地虛報些戰功出來,但漸漸的他已經懶得再琢磨這種事情了,長生島的功勞只要照直說就好了:“實話都已經讓人難以置信了,又何苦再去費心思撒謊吶?”
南關一戰時,吳穆笑看風雲,和黃石肩並肩地站在一線抗敵……好吧,吳穆承認他還是對奏章進行了一些藝術加工。
結果等奏章上去以後,宮裡就下來了旨意,允許吳穆過繼一個兒子傳家,這真把吳穆感動得熱淚盈眶啊。
現在黃石再次高升,他吳穆看起來也很快就能名動天下了,通向前輩童貫大王的道路看其來也是越來越平坦。現在吳穆已經記錄了厚厚地一本兵法,而黃石已經快要位極人臣。吳穆早就打定主意,將來肯定會不時爆發一些小的邊事,這種地方大概不用黃石這種大將出馬,那時就到了他吳穆毛遂自薦的時候了。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吳穆喃喃地念叨著,跟著就爆發出一陣爽快的大笑聲,向長生島的將官們呼喊著:“但願歲歲年年,皆如今朝。”
上次魏公公給吳穆寫信地時候,竟然還把吳穆的官名都加在了裡面。現在宮中地使者來宣旨地時候,大家都會恭敬地稱呼一聲:“吳大使”。這些曾遠在吳穆之上的太監紛紛開始拍他馬屁不說,就是魏公公最近的記性也好了起來,不僅記起來是自己把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