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起,成為美國科學家之間撕逼的物件。
看著蒙三督們忙著應付那些獨立科學家,林克覺得那點錢花得很值得。
那些獨立科學家當然不是僅僅因為了什麼社會責任感才集中開口。
林克給了道格拉斯一億美元的預算,讓他支援那些獨立科學家的科研專案。
之前那些獨立科學家的緘默,不是因為他們真的被說服了。而是他們不敢開口。美國的科學家的研究經費,都是政府或者私人機構提供的。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曾經就出現過一次關於轉基因食品的爭論,但是那些反對的科學家在表明自己的反對立場之後,手上的研究專案都因為經費被斷絕而不得不停止,或者被專案組開除。
而這次林克拿出錢支援他們。這些獨立科學家也就沒有了後顧之憂,這才敢於開口說話。
時隔十多年,美國的科學界再次出現反對轉基因的巨大聲音。這也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關注。
比如美國天然的盟友加拿大,他們的皇家科學院也對此做出了表態,認為轉基因技術在食品方面的應用,在謹慎也不為過:“至少,我們需要對那些食品進行嚴格的毒理實驗。當然,那樣的實驗結果應當是被公開的。”
這就是林克想要看到的。
現在他算是看清楚了。不是各國不知道轉基因技術的風險,而是他們需要那樣的技術。或者說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
農業在發達國家的經濟中,地位非常低。比如,凡是真正的發達國家,農業產值佔據經濟分量絕不會能超過10%。甚至有可能低於5%。
但是農業卻是一個國家穩定的基礎。
世界的糧食其實是足夠人類的口糧的。但是無法忽視的事實是,人類需要更多的肉類。而這些肉只能用人類的口糧來換。
用口糧換肉食,需要消耗多少的口糧?
在不過量使用激素現在養殖的動物都會使用激素的前提下。一磅牛肉需要七到八磅飼料,而豬肉是五到六磅,雞肉是兩到三磅。魚蝦是最低的,現在可以達到一磅換一磅,但魚蝦需要大量的魚粉作為蛋白質來源。
問題是,現在牛肉和豬肉才是現在世界上的主要肉食。
而最嚴峻的問題是,亞洲正在高速發展,它的三十億人口,正需要越來越多的肉食。而人類同時還要求有底價的糧食和肉食。
如果糧食產量不能在短期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也許全世界的的糧食都製作成飼料都無法滿足人類的肉類需求。
這個矛盾是必須要解決的。而轉基因技術出現,就成了救命稻草。
當然,利益也是重要的推動力。
第五一四章 林克真正的“陰謀”
就目前而言,轉基因是提高糧食產量的最好技術。
或許日後可能會出現低成本的無土種植技術。人類利用的那樣的技術,在更少的土地上利用立體種植的方式,增加單位土地面積的產量。但是可想而知,在五十年內人類都不可能找到那樣的辦法。
而如果缺少糧食,會有什麼後果?
還記得“阿拉伯之春”嗎?都說經濟不景氣導致的自【552】焚是導火索,但真正的導火索食品價格上漲。
那幾年正是世界糧食供應進入新世紀後最緊張的幾年。
那幾年,非洲就有好幾個國家因為糧食和土地的原因發生了發生政變。
至於那個什麼之春的爆發,不僅僅是因為長期經濟不景氣積累了大量的不滿,但那種不滿在宗教的教義下,還能人手。但是糧價上漲的造成了更大的生存壓力,連教義也無法阻擋它爆發出來。
很多人就是那樣,只要活著,什麼事多少都能忍受一下。但是眼看著就要活不下去了,還要忍到什麼時候?
所以,說農業不重要,它在經濟地位上確實不算重要。但農業卻是一個國家的基礎。沒有安全的農業,一個國家就不可能保持穩定,什麼軍事、經紀、科學或者政治,統統都只是扯淡。
所以不管轉基因技術在這場論戰中的勝敗。只要貝尼漢斯公司能證明自己的技術是對人體無害的,而且對農業產量是有幫助的,被各國應用可能性很大。
而他自信貝尼漢斯公司能做到那些。
當然,論戰的最好結果是轉基因技術落敗。那樣貝尼漢斯公司的技術正好能填補這個空白。
只要各國政府還想在國內提供平價食品,而轉基因食品又被公眾抵制,他們就肯定會接受貝尼漢斯公司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