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憤怒,那木罕率領一支由宗王組成的傑出的參謀組陪同出征,他們中有脫脫木兒和那木罕的堂兄弟、蒙哥之子昔裡吉。但是,前不久卻傳來訊息,脫脫木兒因不滿忽必烈,勸昔裡吉與他合夥進行反叛。他們兩人背信棄義地拘捕了那木罕,並宣佈擁護海都,把那木罕交給海部的盟友、欽察汗忙哥帖木兒。他們還勸說察合臺次於撒裡蠻和另一些成吉思汗宗王們參加反叛。
海都因為梁曾和杜滸的勸說,此時正從阿力麻裡向哈拉和林進軍,直接威脅到忽必烈的根本,忽必烈只好把他女婿忽刺出移師太原,準備隨時北上哈拉和林,並且命令阿刺罕戰決,就是擔心海都繼續南下,然而看海都的摸樣,卻還真要繼續南下,他知道海都與他之間的戰鬥絕對不可避免,這是一場不死不已的戰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絕對沒有任何可能妥協。
蒙哥汗去世,遺留下三個弟弟: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來成為未來蒙古帝國的大汗。旭烈兀自1256年成為波斯汗後,由於遠離蒙古高原,而沒有要求繼承大汗位,估計這廝是被波斯美女迷住了,偌大的國家也不要了。
剩下的只有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阿里不哥作為幼子,已經成為蒙古汗國本土上的統治者,並在蒙古都城哈拉和林紮營。作為蒙古地區的統治者,他準備在蒙古召開庫裡勒臺,以確保他被舉為大汗。然而忽必烈搶在他之前行動。他率軍從武昌北上,在中原的開平上都府建大本營,早些時候,他只是在這兒建起了他的夏季駐地。126o年6月4日,他在此被他的黨羽,他的軍隊、他的副將擁立為大汗,這個過程就不知道有沒有趙匡胤趙老大那樣的虛偽,但以蒙古人的性格估計用不著這樣,說不定忽必烈就直接問副將了:老子要當大汗,你們從還是不從?
阿里不哥反應慢了一步,第二年次才在哈拉和林被選作蒙古帝國大汗,而忽必烈則在中原開平自立為大汗。於是阿里不哥與忽必烈開始爭奪汗位。雖然忽必烈在這場鬥爭中獲勝,但中央汗國外的四大汗國則因他違背大汗選舉傳統以及他的“行漢法”主張而紛紛與他斷絕了來往,脫離了他的統治範圍。至此,忽必烈的政權只包括中原地區、西藏和蒙古本土,看來忽必烈完全是一個失敗者啊,只是差點沒被滅國而已,南宋只不過失去了一半領土,但忽必烈至少失去了一半以上。
這是忽必烈的第一次汗位之爭,按成吉思汗的法律,這次倉卒的選舉當然是非正式的。按傳統,庫裡勒臺應該在蒙古召開,會前應召整合吉思汗的四個兀魯思的代表們出席。阿里不哥在蒙哥的丞相、克烈部聶思?托里安、大祭司魯合的支援下,毫不躊躇地在和林悟取大汗稱號。
而在中國,控制著陝西和四川的蒙古將領原本也是傾向於阿里不哥一邊,畢竟人家阿里不哥有大義在,有正統在,而且還有大祭司的支援。但忽必烈不久就把這兩個行省的軍隊爭取到他一邊,期間斷然用了不少不為人知的手段,忽必烈的部下又在甘州東部打敗了阿里不哥軍,這次勝利鞏固了忽必烈在對蒙古統治下的大理、西夏、吐蕃、金朝的所有權,讓他有了堅實的後方。
忽必烈把他的優勢兵力向大蒙古汗國本土推進,他於126o年年底,在哈拉和林以南的翁金河畔度冬;而阿里不哥這個倒黴的孩子只好朝葉尼塞河上游撤退。但可笑的是這個被譽為聖德神功文武皇帝的忽必烈錯誤地設想戰爭已經結束,在和林留一支普通軍隊後,就回到了中原。
然而到了1261年年底,阿里不哥捲土重來,驅逐了這支駐軍,並進軍迎戰忽必烈。在戈壁邊境上打了兩仗。第一仗忽必烈獲勝,然而;更加可笑的是這個被譽為聖德神功文武皇帝的忽必烈竟然再次錯誤地沒有追擊阿里不哥,1o天后打了第二仗,儘管戰鬥十分激烈,但卻沒有決定性的勝負。
站在阿里不哥一邊的有窩闊臺系的領導人、塔爾巴哈臺的葉密立地區的統治者海都和察合臺宗王阿魯忽,阿里不哥曾幫助阿魯忽從其堂兄妻、兀魯忽乃手中奪得察合臺兀魯思。由於這一支援,阿里不哥的勢力與忽必烈的勢力相匹敵,直到將近1262年年底,阿魯忽背棄阿里不哥投靠忽必烈。
這一出人意料的背叛改變了形勢,若是說忽必烈和阿魯忽沒有一腿根本不可能,要是說阿魯忽因為不滿阿里不哥的頤指氣使轉而歸附忽必烈那更加讓人覺得無奈。阿里不哥大怒,洗劫了伊犁河流域,阿魯忽退居於闐,就是塔里木盆地那裡,最後遷至撒馬爾罕,跑到現在的烏茲別克了,實在太能跑了。
當忽必烈趕走了阿里不哥的人,重新佔領和林時,阿里不哥被迫在伊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