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季正元在奉天殿上遇見竇仁,也會面露挑釁之色。
大寧朝堂因著黨派之爭一片烏煙瘴氣,前線的戰場也因著對方的戰術奇詭而連連失利。
其實在這次的戰報之前,大寧已經在戰場上小敗了幾次,只是因著損失不算嚴重,且眾人被先前大寧入彥國的勢如破竹衝昏了頭腦,所以沒有放在心上。
這一次大寧軍隊的左翼被彥軍前後包抄,幾乎全軍覆沒,算是裴鈞手下大大小小的戰役中最為慘烈的一次了。
此次的失利徹底驚醒做著一統天下美夢的俞雲宸,只是當初便是他力排眾議手腕強硬地主戰,一手撕毀了彥國議和的協定,並且軟禁彥國的議和使臣彥景,如今大寧處於劣勢,又將彥國得罪了個徹底,再想走議和的路子難上加難,便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戰,將希望寄託於裴鈞可以扭轉戰局。
前方的戰事焦灼,大寧朝中因著戰敗的噩耗而漾起的漣漪也從未停歇。朝堂會有文臣武將之分,就是因為他們各自術業有專攻。大部分文官對於戰場上的知識其實多限於書本,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喜歡上書諫言。
如今每日的早朝上討論最多的,一是是否應該繼續嘗試議和,二是是否應該增兵換將。
第一項提議等於在俞雲宸的面上狠狠扇了一記,他自然不會同意,而對於第二項提議,俞雲宸也是極力反對。
因為要被換去的新將領的人選中,呼聲最高的是無雙長公主。
說來朝臣們提議無雙長公主還是有幾分道理在的。雖然大寧除卻裴家與俞雲雙,也不是沒有其他武將,只是因著大寧朝這些年來寡有戰事,唯二常在戰場上摸爬滾打的,便是這兩位,且前線軍隊之中有五萬大軍隸屬於俞雲雙的鸞軍,俞雲雙作為主將前去,可以比其他將領更快磨合。
這個提議是真的嚇到了俞雲宸。當初因為俞雲雙手握長公主令,掌寧國的十萬大軍,俞雲宸便已經覺得坐立難安,如今大寧將近一多半的兵力全都壓在邊關,要是讓俞雲雙得了這些兵權,想要收回去就難了。
俞雲宸倒是信以俞雲雙性子,不會在兩國交戰的時候兵變,但是等到戰事平息了,一切就由不得他了。
除卻了俞雲宸,朝臣之中反對最激烈的,竟然是素來超然的中立派。
自從季正元與竇仁徹底撕破臉之後,季竇兩黨鬥得兩敗俱傷,中立派的話語權就顯得尤為重要。中立派如今如日中天,實力不容小覷,加之當朝天子的有意無意的偏袒,這兩項提議最終還是被否決掉了。
俞雲雙自早朝歸來之後,便一直在書房之中看書,過了不久,姚永泰、羅暉、白鴻遠和李明濟這幾位參與今日朝辯的主要中立派官員便陸續來到了長公主府。
因著俞雲雙如今與中立派的關係尚且不為外人所知,所以姚永泰等人每每來長公主府議事,都要隱蔽著行蹤。俞雲雙不好意思每次都讓他們都將自己包得連親孃都認不出,便學著卓印清打理隱閣的方法,在長公主府另闢了一條小道,這條小道繞過演武場,直通凌安城西的一間字畫古玩的鋪子。每每姚永泰等人來長公主府,在其他人眼中,就是幾人同去了一間鋪子品鑑字畫而已。
今日散值了之後天空飄起了小雪,演武場的那段路全部露天,也沒有轎子,姚永泰等人一路走過來,身上掛了不少細雪,此刻入了暖意融融的書房,細雪化在了衣服上,便顯得溼漉漉的。
俞雲雙命映雪為幾位大人去拿方巾擦拭衣裳與手頸,自己則將案上的書卷闔上,對著幾人笑道:“今日還要多謝幾位從中周旋。”
姚永泰便坐在俞雲雙左下首的位置,聞言搓了搓手道:“長公主若真的離了凌安,我們中立派便是群龍無首,即便長公主不開口,我們也不會坐視不管。”
俞雲雙微微頷首:“即便大軍中有我的長公主軍,卻也只佔了極少一部分,若是真的換了將領,重新磨合要浪費時間不說,還會影響軍心,這一點文臣不懂,武將卻知道此乃兵家大忌,輕易用不得。”
李明濟聞言卻面露猶疑之色:“只是這確實是攥住兵權的大好時機……”
李明濟身為兵部尚書,曾經亦當過主將親臨戰場,自然知道兵權意味著什麼。在他看來俞雲雙大可以在拿到兵權之後一舉奪位,這比任何一種方法都要來得簡單幹脆。
坐在他身側的羅暉聞言冷冷瞟他一眼,從鼻腔中劃出一聲輕哼。
因著李明濟原本是季派中人,曾與季正元一同排擠過羅暉,是以羅暉對於李明濟頗有微詞,只是俞雲雙都能接受他的投誠,他自然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