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學,成為以後人類與傳染病作鬥爭的強有力的武器。
為什麼一些很普通的自然現象到了巴斯德的顯微鏡下就成為新的科學發現呢?我想對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是巴斯德自己的話:“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巴斯德的敬業、一絲不苟的科學精神使他成為了偉大的科學家,他的工作使許多人的生命得以延長,他的人生價值是無限的。儘管他的遺體沒葬在先賢祠裡,但他卻是真正的賢哲。
參觀干邑的故鄉
法國是釀酒大國,波爾多和勃艮第的紅葡萄酒、香檳省的香檳酒,以及軒尼詩XO干邑(即白蘭地)、人頭馬等都是中國人所熟悉的法國名牌酒。1999年法國的葡萄酒年產量是62�93億升,居世界第一,酒類產品出口達490億法郎。法國人愛喝酒,酒文化是法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999年7月26日,應軒尼詩干邑公司總裁的邀請,我們搭乘該公司的“獵鷹”商務飛機從巴黎飛到法國西南部的干邑市(又譯科尼亞克市)。這是一座安靜、優美的小城市,夏朗德河貫穿其中,離大西洋很近。如果當年愛爾蘭人理查德?軒尼詩選擇別的國家或法國別的地方定居,干邑市就不會像今天這樣聞名於世了。
理查德?軒尼詩是愛爾蘭軍隊中的一名士兵,1757年退伍後來到法國干邑市做酒的生意,1765年建立了軒尼詩干邑公司。公司的資產只傳兒子不傳女兒,二百四十多年來就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他的子孫繼承他的經商之道,講誠信,求質量,使公司得到了迅速發展。
所謂干邑,就是白蘭地,一種烈性酒。要釀製色、香、味俱上乘的干邑,一是用於釀製干邑的白葡萄酒質量要高;二是配方要好;三是儲存的木桶必須是用橡木做的。
干邑用的原料是法國西南部產的白葡萄酒。這種葡萄生長在石灰岩、多碎石的土壤裡,由於土壤縫隙多,葡萄根可扎到八米深。法國人說,受“磨難”越多,葡萄就長得越好。大自然與人類社會多麼相似!歷盡磨難的人往往能成才,而養尊處優、一帆風順者倒未必能成為有用之才。法國人利用葡萄的這一特性,在土壤貧瘠、光照較長的丘陵地帶種葡萄,因地制宜地發展了釀酒業,也開發了這些不能種糧食的地區。
勾兌是釀製干邑最重要的一部分。干邑公司有專職調酒師。自1800年聘用了約翰?費尤當調酒師以來,二百多年過去了,今天還是他的後代在當調酒師,而且調酒技術也是隻傳兒子,不傳女兒。法國是一個高度工業化的國家,但是在有些領域,例如釀酒、箱包及高階禮服,仍襲用傳統的手工技藝,而且能保證質量。
調酒師的任務首先是挑選、採購白葡萄酒,葡萄酒買來後,儲存一段時間,然後根據不同的酒質、香味進行比較,少量的勾兌,再調整配方,進行第一批勾兌,蒸餾十二小時後的酒精濃度為25%—30%。這批酒要在地窖裡存放一定的時候,再與其他勾兌過的酒按一定的比例進行第二次勾兌,再蒸餾十二小時,這時酒精濃度達到70%,據說,八升的葡萄酒經過兩次蒸餾後,只剩一升的干邑。1996年軒尼詩公司推出了一個新品種,牌子就叫理查德,是紀念其創始人的。理查德干邑是用一百多種葡萄酒勾兌而成的,年份最長的是19世紀初的酒,售價1500美元一瓶。我看只有大富翁才會去買。
第二次蒸餾後,酒要放在橡木桶裡,存在酒窖裡,讓它“老化”。在這個過程中,每年要蒸發掉2%的酒,法國人謔稱“天使的份額”,也就是說,這2%的酒被天使喝掉了。
盛酒的木桶也很講究,必須是生長一百年以上的橡樹。砍下後要在露天至少放三年。鋸成的木板經過加熱,彎成弧形,然後用鐵條把它箍起來。每隻桶都有編號。新酒放在新桶裡,因為新桶的橡木有一股香味,酒存放一、二年後,也有了香味。這是軒尼詩干邑與威士忌的一個區別,另一區別是威士忌的原料是糧食。把酒逐漸換到老桶的原因是新橡木還會釋放一些其他物質,使酒變苦,換老桶就避免了這一問題。
1870年,干邑公司推出了一個新品種,老闆給它起名為XO,即陳年老酒。兩年後,這種酒出口到上海,從此中國人開始知道XO白蘭地。改革開放後,XO大量進入中國,中國人把它當做餐桌上的酒,從開始吃飯,就不斷乾杯,一直喝到一頓飯結束。一次酒席可以消耗掉好幾瓶。而在歐洲,干邑是飯後酒。飯後,喝完咖啡,男人們手託著一隻大酒杯,杯子裡只盛淺淺的一層干邑,搖晃搖晃,喝一小口,聊聊天,再喝一口。開一瓶酒可以請好幾批客人。干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