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止一直保持的聯合陣線。
默多克抱著“厭惡心情”離開了英國。然而,他沒有放棄這種想法:在
艦隊街建立一個更大的權力基地,或者透過獲得新的報紙來樹立比較受人尊
重的形象。在他離開之後,他除了定期來《太陽報》社外,還兩次回來進行
爭奪——出價買《觀察家報》,以及在
1977年比勒布魯克的報紙出賣時,他
企圖營救比勒布魯克的報紙,在這兩次中,他的一種考慮無疑是想要改善他
在大西洋東岸的威望。在這兩次爭奪之中,他作為一個大眾化報紙發行人的
身份是他的一個主要的不利條件。
1975年,看來《觀察家報》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肯定是要虧損,因為當時
它在與《星期日泰晤士報》和《星期日電訊報》進行競爭,而這兩家報紙當
時的發行量都超過了《觀察家報》。《觀察家報》在費用上做了重大削減,
但是,像
1960年《先驅報》的情況一樣,看來是商業因素決定它要停刊。結
果,它不僅存在下來,而且實際上能向它的救援者規定條件。在這樣一個賣
方市場上,必然是向工作人員和經理提出方便條件的那個潛在報業主將取得
成功。
艦隊街的兩個主要競爭者是默多克和聯合報紙公司。鑑於聯合報紙公司
的報紙當時虧損很大,而且人們知道該公司的經理邁克爾·希爾茲不喜歡該
公司在艦隊街的業務,該公司出價買《觀察家報》一事就是不尋常的了。由
《每日郵報》主編戴維·英格利希提出的聯合報紙公司的出價包括把《觀察
家報》變成他自己的報紙的星期日版,這對《星期日快報》所享有的對中層
階級的壟斷是一個挑戰。默多克比較謹慎,尊重《觀察家報》現存的特點。
他並不想買一家與他現有的《世界新聞報》競爭的報紙,而非常希望讓人們
看到他在維護一家有威望的報紙。然而,默多克無疑本來指望完全自由地用
他自己的主編以及管理班子來重建《觀察家報》在編輯方面的活力。事實上,
《觀察家報》的談判者對於默多克的坦率態度有很深的印象,以至於他們認
為他在出價中幾乎肯定是勝利者。詳細談判已達最後階段。
但是,最後他被美國大西洋裡奇菲爾德公司董事長羅伯特·安德森擊敗
了,當時碰巧在倫敦的安德森只是聽一位同事道格拉斯·卡特說《觀察家報》
要出售。安德森想要擁有《觀察家報》至少有動機明確這一優點,這就是把
報業主地位神化。安德森以象徵性的
1英鎊紙幣把報業主地位以及伴隨的債
務和虧損接受下來了,他稱他新購的報紙是“世界上偉大的報紙之一。必須
保持它作為在英國和海外的獨立和強有力的聲音的地位。我認為,它的未來
可以像它的過去一樣悠久、一樣輝煌”。他繼續說:“我花了多年時間在從
事發展思想和交流思想的報紙中工作。正是本著恢復和建立一個重要的交流
思想的報紙的精神,我歡迎有這個機會成為《觀察家報》夥伴關係的一員。”
默多克的帝國總部還是原來的樣子。新聞有限公司的核心組織保留在南
澳大利亞首府阿德萊德,但悉尼現在是南半球業務的真正的中心。默多克在
倫敦花了許多的時間,那裡也是真正賺錢的地方。確實,在悉尼,他看起來
常常像是一個不在家的地主。這不是說他獨自離開了那個地方,他不斷地從
倫敦打來電話,有時一天好幾次。他透過電話下達命令,也常常是閒聊,以
此瞭解情況,或者是做下矚的工作。他是一個很善於做思想工作的人。
《澳大利亞人報》現在已經是一份相當不錯的報紙。阿德里安·迪默爾
已經成了主編,報紙的發行量超過了
14。3萬份。它是一份持有一貫立場的報
紙,文章內容很合乎邏輯,而且充滿愛國主義的精神。在一般的政治問題上
持客觀公正的態度,不偏不倚,因而受到記者們的熱愛,讀者們更是喜愛它。
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