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3部分

也還是會延續下去,我已將所知都告訴了慈寧太后,太后怎麼處理是她的事,但是秘密絕不會從我口中透露出去。”

劉介大笑,“景公說的對,我還是不夠資格擔任中司監啊。”

景耀又喝一杯酒,“但是有件事我可以告訴你。”

“什麼事?”

“思帝不如當今陛下,遠遠不如,思帝若在,可能與大臣的關係更融洽,可能不會出那麼多內亂,但是思帝擔不起大事,更沒有遠見卓識,面對強敵,大楚將毫無準備,更沒機會絕地逢生。”

景耀瞭解許多真相,他說的話極具權威,劉介也喝了一杯酒,說:“我與大臣一樣,希望一切穩妥,希望能有萬世基業,時間久了,把希望當成了事實,真以為永遠都不會有亂子。景公說得對,當今陛下雖然有點……但是也只有他能承擔起這樣的危機,大楚是存是亡就看陛下了,咱們都幫不上忙,不添亂就好。”

“兩個半死不活的老太監,竟然背後議論皇帝,真是壞了規矩,該罰。”

“該罰!”

兩人一杯接一杯,直到昏昏倒下。

次日一早,劉介醒來,只覺得頭沉如山,景耀已經不見,不知是自己走的還是別人抬走的,他努力晃晃頭,叫來外面的小太監,洗臉漱口,穿戴整齊,準備繼續履行中司監的職責。

將近午時,有太監來通報:“宰相在勤政殿有請。”

劉介知道,事情該來了。

勤政殿裡的大臣比平時更多一些,卓如鶴看到劉介,也不客套,直接道:“小周城、滿倉城皆已失守,敵軍正急速南下,不日即將到京,前鋒義軍估計擋不住,宮裡還能再撤一批人,然後城門、宮門都要封閉,再不會開啟了。”

第五百二十一章 逃難路上

元九鼎一家最早出城,可他忘了,城門雖然關閉,城外卻還有不少百姓,一部分人逃進城裡,另一部分卻早早地選擇向函谷關以東逃亡。

走出沒有十里地,吏部尚書家的馬車陷入人群、車群、牛馬群之中,只能跟著一點點向前蹭。

元夫人又急又怒,掀開簾子向外面望了一眼,扭身對坐在車廂最裡面的丈夫說:“尚書大人,給咱們開條道唄。”

元九鼎驚慌失措,急忙道:“別說‘尚書’兩個字,小心惹來麻煩。”

元九鼎沒敢帶太多人,只有一妻兩子三孫,兒媳被留在京城,美其名曰看家,還有一名隨從以及五名車伕,五輛車上載著不少貴重之物,由不得他不小心。

他原計劃一路順利到達洛陽,自有新家、新僕,沒想到會被困在半路上。

一個兒子探頭進來,剛要開口,元九鼎嚴厲地說:“不準對任何人提起我,明白嗎?”

兒子點頭嗯了一聲,放下簾子,什麼也沒說。

走得雖慢,終歸還在前進,元家人心急火燎,卻又無可奈何。

次日下午,從京城來了一隊士兵,命令百姓全都移到右側通行,讓出半幅路面給“貴人”,士兵們很急,遇到不聽令者,揮刀恐嚇,甚至直接將車輛推到路外。

逃難的百姓慌忙讓路,本來就擁堵的道路,更是擠成一團,原來還能緩緩前行,現在都站在路邊旁觀了。

“肯定是皇后遷宮。”元九鼎猜道。

“哎呀,太好了,你亮出身份,咱們去見皇后,跟著大隊走,勝過夾雜在百姓中間。”元夫人大喜。

元九鼎高興不起來,壓低聲音道:“我是私自出城,怎麼能亮明身份?”

元夫人柳眉倒豎,“你不是說過,宰相大人一定會給你補發一份出城之令嗎?有什麼可怕的?”

“當時覺得很有把握,現在一想,可能有些託大……”

“真是沒用,我去說,只要找到王翠蓮,我就不信她敢拒絕。”

“王翠蓮是太后親信,太后不走,她怎麼會走?”

元夫人冷笑一聲,“太后做做樣子而已,我就不信她真敢留在京城。”

元九鼎沉吟片刻,“把老大叫來,我跟他說。”

元家長子探身進來,聽父親面授機宜,很快轉身擠出人群,尋找能說話的軍官。

開路計程車兵不是很多,做不到處處有人,但是常有騎兵在路上往返馳騁,百姓們怕官都習慣了,誰也不敢越線。

元家長子不認為自己是百姓,於是邁過道路中間,來到左側,向一隊馳來的騎兵揮舞雙手,吸引對方的注意。

騎兵馬上就注意到了這名膽大的“刁民”,其中一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