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話講,”房玄齡作為左相,此時也不能在眯著了,
“陛下,臣幾月前受命清查大唐境內人口,臣就從這個角度來說一說,”
“準了,”
“陛下,眾位同僚,可知曉大唐境內有多少百姓?”
房玄齡的話音剛落,李滂習立即在旁邊尖酸刻薄的說道:“這是你負責的,問我們這些人作甚?”
房玄齡並未搭理李滂習,接著說道:“我大唐境內這次統計,百姓有三百萬戶,但其中在深山老林之中下來的就高達幾十萬戶,這些人多是因為田地被豪紳以各種手段奪去造成的,所以臣以為,大亂之後,應以懷柔手段來安撫民心,而不是像兩位大人所說的採用重典。”
“哦,竟然這麼多,房愛卿,統計的數字可準確?”李世民也十分震驚,沒想到在他的治下,竟然有這麼多人躲進了深山。
“陛下,如今大唐境內百姓的數量不及前朝的四分之一,如果再執行重典,百姓必然會重返深山,那將是大唐的不幸啊,”
“房愛卿,如今那些王公貴族的土地統計的怎麼樣?”聽到房玄齡的數字,李世民深深感覺到自己身上的重擔,
“回陛下,有一少部分開明的貴族已經將土地歸還馭下的農戶,但其餘的仍在觀望,一個原因是他們本質上不願意歸還,另一個原因是如今莊稼快要秋收,不想承擔過多的損失。”
“嘶,”聽到房玄齡的話,李世民也知道這裡面的難處,那些王公貴族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功勞存在的,如果過於強硬的推行,恐怕會適得其反。
魏徵見李世民有些為難,趕忙出聲說道:“陛下,古往今來大亂之後大治的例子多不勝舉,而如今大唐境內的百姓更是經歷了常年的戰亂之苦,我覺得他們會更珍惜陛下帶來的安定,陛下只要讓百姓解決了溫飽問題,那麼是非常容易治理的。”
魏徵相反的意見一下刺痛了封德彝等人,封德彝立即反駁說道:“陛下,魏徵老兒只知道紙上談兵,簡直不識時務,請陛下治他魏徵一個失察之罪。”
李世民也是樂的見到大臣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嘛,無妨的,封愛卿,”
見李世民如此說,封德彝也不好再說什麼了。
“魏愛卿,那你來說說,我大唐經歷了大亂,究竟要多久才能達到大治?難道要朕等上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麼?”
“陛下,臣以為,土地乃百姓之根本,既然房大人也提到了一些王公貴族不願意將非法得來的土地歸還,不如由陛下帶頭將皇家一些土地讓給百姓耕種,這樣既能為王公貴族起表率作用,也能彰顯陛下的皇恩浩蕩。”
“哈哈哈,”李世民也沒想到魏徵竟然將主意打到了自己身上,只能用大笑來掩飾自己的內心的不爽,但仔細一想,倒也是一個辦法。
“好你個魏徵,竟然算計到朕的頭上來了,看在你為國為民的份上,朕準了,將一些皇家園林全部分給百姓耕種,另外下旨一些王公貴族儘快將多餘的土地交出,不然,朕決不輕饒。”
“陛下聖明!只要朝中上下齊心,臣相信,三年內在陛下帶領之下,必然可以將大唐治理的井井有條。”
“陛下,臣也贊同魏大人所言,如今長安城的糧食價格已經穩定在十文錢一斗,今天雖遭了旱災,但不影響今年是一個大豐收,秋收之後糧價降到五文錢一斗也不是不可能的。”
長孫無忌也站了出來力挺魏徵,並且用例項來佐證。
就這樣,一場關乎大唐國運的辯論就此蓋棺定論,最終確定“王道”來治理大唐,讓百姓休養生息,積蓄國力。
“太子、魏王,今日下朝之後,你二人將朝堂眾位大臣所言用自己的想法給朕寫出來,大唐的江山在將來終究會交到你們手裡。”
“兒臣遵旨,”
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一生都抹不去的汙點,為了避免自己兒子重蹈自己覆轍,一旦有機會就會敲打李承乾和李泰。
下朝之後,李世民來到了長孫皇后這裡,一進屋內,長孫皇后就聽到李世民罵罵咧咧的,
“陛下,什麼事情讓你如此氣憤啊,”
“還不是那魏徵,竟然算計到朕的頭上了,”然後李世民將朝堂上答應魏徵將皇家園林分給百姓耕種的事情說了一番。
長孫皇后看著自己的夫君氣鼓鼓的樣子就覺得好笑:“恭喜陛下,喜得良臣,”
“喜從何來啊,朕恨不得殺了魏徵那田舍翁,”
“ 陛下,你想啊,這天下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