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這些亂黨,還得光復會出面才行。”
“如果馮都督想讓我們提供人民黨的名單,我們光復會倒是可以幫忙。”蔡元培跟沒有感受到馮國璋的惡意般說道,“人民黨要剝奪天下的田產,聽他們說的似模似樣,但根本上就是殺戮士紳的那套。浙江的地主早就憂心忡忡,生怕人民黨進入浙江。”
袁世凱早就知道蔡元培對土地革命的畏懼,光復會一度是人民黨最親密的盟友,但是雙方基於政治立場上的衝突,關係已經不知不覺變成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但是袁世凱絕不會認為蔡元培會就此投到自己門下。一旦能夠借用北洋的力量清除了光復會地盤上的人民黨。蔡元培下一步就會努力排擠北洋。這些最基本的政治手腕,袁世凱心知肚明。
“王都督,你們江蘇呢?”袁世凱轉向王有宏。
王有宏一直沒吭聲,江蘇處於人民黨的威壓之下,特別是與南京近在咫尺的人民黨馬鞍山鋼鐵集團所在地,更是駐紮了一個師的部隊。這支隨時可以進攻南京的部隊是王有宏的心頭刺,不過王有宏也有顧慮,蘇南蘇北之間民風差距很大。不過兩地之間卻沒有任何可以作為軍事屏障的地形。如果人民黨的軍隊自蘇北進攻蘇南,面對的是一馬平川的地形。所以他是不願意主動承擔任何包圍人民黨的責任。
聽到袁世凱主動發問,王有宏遲疑了一下才答道:“江蘇能夠自保就不錯了,若是派兵進攻人民黨,我們力所不能及。”
莫道前路無知己二十san章前奏(二)
與人民黨的戰爭中,北洋打的規模最大,其次就是江蘇王有宏部。王有宏至少打跑了光復會部隊,只是進攻人民黨據守的陣地時沒能攻下。人民黨最終主動撤出了陣地,在這個意義上王有宏還算是打贏了。所以袁世凱也好,甚至蔡元培都希望江蘇都督王有宏能夠“再接再厲,續寫輝煌”。沒想到王有宏居然直接表示自己不是人民黨的對手,這不能不讓兩人感到失望。袁世凱覺得戰略拼圖上少了優良的炮灰,蔡元培則是真的感到遺憾。
但是王有宏畢竟不是北洋的直屬部下,而且北洋軍在福建和浙江的兵力並不雄厚,只有五萬人。計劃中擴軍之後能達到15萬人的規模,可當下面對擁有近五萬兵力的王有宏,袁世凱也知道不能逼迫過甚。當下局面對人民黨越來越不利,萬一王有宏情急之下投靠了人民黨,人民黨只怕就真的歡迎王有宏。袁世凱轉向蔡元培,“蔡先生,剿滅浙江與福建的人民黨,還需蔡先生列出名單才行。”
王有宏心裡面暗罵袁世凱狡猾,如果袁世凱不是對王有宏置之不理,哪怕是稍微說一句話,王有宏都會向袁世凱要求援助。其實江蘇不僅僅沒能力進攻人民黨根據地,還沒能力在人民黨的幾十萬軍隊面前保護自己。北洋兵多將廣,地盤也大。即便一時局面不利,也不至於立刻完蛋。但是距離南京不過幾十里地的人民黨部隊進攻南京頂多需要一天時間,而且人民黨對蘇南呈現兩面夾擊的姿態,一旦下手,整個蘇南五萬人的兵力撐不了多久。只是求人和順杆爬是兩碼事,如果袁世凱先說話,王有宏就能順理成章的求助。可王有宏主動請求援助的話,那袁世凱開出什麼條件,王有宏就得接受什麼條件。
心裡面在考慮該怎麼談起北洋援助的事情,王有宏就漏聽了袁世凱與蔡元培的對談。等他再仔細聽的時候,卻聽到蔡元培答道:“當下想制止人民黨的政策,就必須是全天下的地主士紳聯合起來才行。但是小地主門膽小怕事,得過且過。這批人反倒是最重要的。”
因為前面的話沒有聽,王有宏一時覺得如墜雲端,完全搞不明白蔡元培在說什麼。卻聽袁世凱說道:“蔡先生,此事須得雙管齊下才行。”
這次蔡元培沒有應聲,只是微微的點頭。
袁世凱看談的差不多了,就乾脆送客。王有宏原本還想繼續與袁世凱談談合作的事情。不過轉念一想,真的到了人民黨打進江蘇的時候,難道北洋還敢見死不救麼?當下就求袁世凱派兵進入江蘇,且不說能不能防備人民黨的進攻,王有宏就不需要防備北洋軍趁機奪權麼?想到這裡,王有宏反倒覺得也沒什麼可怕的。
送走了這些人,袁世凱又接見了四川、雲貴、康定的代表,這幾個省份對人民黨的滲透沒什麼感覺,說起話來就沒什麼要顧忌的。除了向袁世凱表示空洞的支援之外,他們也沒有別的說法。袁世凱希望的就是這些人能夠保持傾向北洋的態度,至於真正能出多少力,袁世凱本來也沒有指望這些省份。
就這麼一批批的見人,到了晚上的時候,袁世凱疲憊的坐在辦公室裡面,再也沒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