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產生了60名以上的傷者與死者。熊本中尉攻下第四個中國軍隊的陣地後,不得不命令部隊停止進攻。他命部隊向後方傳遞訊息,“本中隊傷亡甚大,希望能夠暫停進攻。”
派出了通訊兵,熊本中尉讓自己的部下暫停了進攻。接連幾次的教訓給了熊本中尉相當的印象。他命令部下們在比較安全的地方停下休息。他自己先是觀察了敵情之後,也精疲力竭的靠坐在一塊石頭後面。
眼前的戰局不僅沒有讓熊本中尉感到失望,反倒激起了他進攻的衝動。因為戰爭不僅僅關乎皇國的命運,對熊本中尉家庭的命運也有著不小的影響。
日軍這次動員相當倉促,海軍和陸軍之間難得的暫時合作。至少在運兵方面雙方實施了罕見的高效合作。也就是說,熊本中隊長隸屬的九州師團只在港口等了兩天,海軍的船就到了。
在這兩天中九州師團的軍官們才明白自己這次要攻打的目標是中國的青島。而且出發前還有訓令,青島是中國人民黨的工業港口城市,儘可能不要損壞青島工業區。熊本次郎一聽又能進攻中國的工業城市,他立刻就有了幹勁。熊本次郎的父親熊本銀次曾經是軍人,參加了八國聯軍,更參與了攻打中國天津的戰鬥。戰後,熊本銀次弄明白被日軍搶走的那些天津製造局的機械都在誰手中。回到日本後,熊本銀次就購買了相當數量的裝置,搞了一個礦山裝置零件加工工廠。現在也是九州當地一箇中等規模的小工廠主。
熊本次郎的哥哥熊本一郎上了日本短期大學(相當於技術學校)的機械專業,畢業後在老家幫助父親經營工廠。但是這兩年日本的日子突然就不好過起來,礦山生產對裝置零件的需求越來越高,價格倒是越來越低。從中國搶來的機器是德國貨,質量非常好。不過質量再好也是十幾年的機器,若不是哥哥熊本一郎靠著從學校學來的技術,盡最大可能去維護,家裡面的工廠好歹算是勉力支撐。
陸軍部的情報中顯示,中國人民黨是奪取了德國人在青島的地盤,想來人民黨的工廠中都是新式德國機械。能和父親熊本銀次般再摟一把的話,為家裡面多增加幾臺新式機器,想來可以大大的緩解當下的窘境。
不用長官刻意強調攻打青島的戰役對“皇國”的意義,熊本次郎已經有著空前的熱情,強烈的戰鬥意志。不過戰爭畢竟是戰爭,日軍對中國軍隊,特別是中國人民黨的軍隊還是有著足夠的忌憚。這支軍隊畢竟從德國人手中奪取了青島要塞。日軍的兩支能征慣戰的部隊,九州師團與仙台師團承擔起了陸路進攻的責任。九州師團進攻龍口,仙台師團進攻嶗山仰口。
即便是現在毫沒有放棄的打算,熊本中尉依舊感覺到強大的壓力。面前的這支中國軍隊戰術與日本軍校中教育的任何國家戰術都大不相同。戰鬥的激烈程度一點都不低。敵人就是靠了快速運動以及準確的火力打擊,不斷吸著熊本中隊的血。
如果能靠背後的海軍艦炮以及馬上就能運上登陸地點的師團麾下的炮兵,肯定可以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但是當下的敵人卻打了就跑,就像水田裡面的泥鰍一般滑頭。但是敵人始終沒有脫離戰鬥,甚至沒有脫離戰線
熊本中尉正在考慮敵人的戰術,和前幾次一樣,中國軍隊突然間就開始了猛烈炮擊。這些炮彈近乎直上直下的射入了熊本中隊的集結點。彷彿是熊本中尉攜帶的護身符起了作用,大量的彈片竟然一塊都沒集中熊本中尉。可他的部下就沒有這麼幸運,四散的彈片讓好多士兵發出慘叫。
這麼被動挨打,完全出乎戰前的預料。熊本中尉再也忍不住,他看了看距自己還有不少距離的山樑,看了看下面的來路,又看了看已經開始墜落到地平線下的太陽。熊本次郎中隊長下了決心,“先撤回到上一個進攻點去。”
熊本中隊迅即開始了撤退。在他撤退沒多久,整個戰線上已經殺聲震天,中國軍隊吹著喇叭,在猛烈的炮火中開始進攻。熊本中隊剛撤退到上一個進攻點,就看到了中國軍隊以一種從未見過的陣形衝了過來。那是很難形容的隊形,穿著色彩斑斕的破爛軍服,頭上帶著草和樹枝紮成的帽子。中國軍隊以一種看著七零八落,散落的到處都是的陣形衝了下來。與他們進攻配合的,是那種奇特火炮的猛烈轟擊。
“射擊!”熊本中隊長與其他各個小隊(排)與分隊(班)的軍官與軍曹開始指揮部下進行還擊。只是日軍的射手面對這樣的陣形感到極為難受,中國軍隊不是傳統的那種波狀進攻,如果是波狀進攻,日軍利用整齊的射擊可以有效的阻止與殺傷敵人。至少日軍就是這種組織嚴密的波狀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