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有何可嫉妒的?快去告訴六猴兒他們,專心練功才是正理,不然的話,看我不告訴師父讓師父好好訓斥你們一頓。”
嶽靈珊老大不高興,拖著長音答道:“是——知道了——大師哥——”
石臨風笑著彈了她腦門一下,道:“快去吧,明日我可要看看你這些日子有沒有長進。”嶽靈珊吐了吐舌頭,跑開了。
石臨風笑著搖了搖頭,自顧自盤膝打坐起來。他在笑傲江湖世界裡依舊修煉《九陰真經》上的內功,最奇妙之處就在於修煉來的內力與射鵰世界的內力一起都在丹田的不知哪個地方,平日若是他不是有意施為,旁人根本無法察覺他的真實內力。這也是他能瞞過嶽不群同甯中則的原因,每次考較他的修為的時候,他只將一些內力放出來迷惑他們就是了。
方才石臨風同嶽靈珊說話,林平之站在門外聽了半晌,嶽靈珊跑出去的時候他下意識地一躲,沒讓嶽靈珊看到。聽著嶽靈珊的話,林平之總是知道了為何這兩天師兄師姊們都對他頗有微議,原來是因為他總是和大師哥在一起的緣故,只是大師哥對他確實很好很好,他如何能因為眾人的話就疏遠了大師哥?
林平之猶豫了一下,還是踏進了石臨風的房門。石臨風聽得有人進門,睜開眼看去,卻不是他以為的六猴兒,竟是林平之。石臨風方才就聽到門外有人呼吸的聲音,他本以為是六猴兒攛掇嶽靈珊來告狀,自己呆在門外偷聽,卻不料是林平之。那麼,他是把方才的對話全聽了去?
心裡想著這些,石臨風開口道:“小師弟,快來坐,有什麼事嗎?”
林平之道:“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只是回房的時候順便過來看看大師哥。”他躊躇了一下,不知該說什麼好,看著石臨風放在壁上的簫,問道:“大師哥,你曾叫莫大先生‘師父’,那是怎麼回事?”
石臨風笑道:“這件事說來話長了,當年我初上山的時候莫大先生曾教過我幾個月的音律,我便叫他師父。”他看到林平之瞧著那管簫,於是解釋道:“那管簫並那把七絃琴都是莫大先生送與我的,那琴還是劉師叔的心頭愛。”石臨風邊說邊回想,嘆了口氣道:“只可惜斯人已逝,唯有這把琴還在就是了。”
林平之不知那簫還有這般來歷,知道自己勾起了石臨風的傷心事,於是道:“大師哥,你看我又說錯話了,真是該打。”
石臨風抬眼看他,見林平之滿面愧疚,不由笑道:“也不是什麼說不得的事情,有何說錯話之說?”他站起身將簫取下來,轉身對林平之笑道:“今日既然你問起了這管簫,我便給你吹奏一曲,也算是緬懷故人。”
林平之道:“平之洗耳恭聽。”
石臨風取出劉正風給他的《笑傲江湖》的曲譜,對著林平之笑了笑,就照著曲譜吹起來。
初時簫聲婉轉纏綿,極低極細。接著簫聲漸響,恰似吹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但林平之看石臨風時,他卻又站在原地。簫聲清麗,忽高忽低,忽輕忽響,低到極處之際,幾個盤旋之後,又再低沉下去,雖極低極細,每個音節仍清晰可聞。漸漸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躍,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漸增,先如鳴泉飛濺,繼而如群卉爭豔,花團錦簇,更夾著間關鳥語,彼鳴我和,漸漸的百鳥離去,春殘花落,但聞雨聲蕭蕭,一片淒涼肅殺之象,秋雨綿綿,若有若無,終於萬籟俱寂。
林平之呆了半晌方回過神來,再看石臨風時,他已將簫仔細收好,曲譜也放好了。林平之心中震驚,道:“大師哥。”他不知該如何說,喚了石臨風一聲之後又訥訥無言起來。
石臨風拿手在林平之眼前晃了晃,笑道:“小師弟,小師弟,回神了。”
林平之心中萬千感慨,不知該說什麼,激動之下握住石臨風的手,道:“大師哥,我想跟你學簫。”
“咦?”石臨風笑開來,“原來你是要說這個。自然可以,只是簫卻是得勞你再買一個了。”
林平之一口答應下來,從山下買了簫來同石臨風學音律。他本自刻苦,自父母雙雙故去之後又沉穩不少,故而比之嶽靈珊反而更能靜下心來學簫,幾個月之後就比嶽靈珊要強了,石臨風自然大為歡喜。
堪堪幾月過去,華山上已是春暖花開,這一日石臨風同林平之練功完畢,攜手出遊。石臨風對林平之道:“來了這麼許久,你可是已經把咱們華山的景緻看盡了?”
林平之笑道:“還有一處,常常聽人提起,只是從來都見不到廬山真面目。”
石臨風奇道:“還有哪裡你未去過?”他頓了一下,恍然道:“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