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難道是要……”法正驚奇的望向了袁方,一臉意想不到的奇色。
郭嘉回頭看了一眼,驀然間也驚悟,不由欣喜的笑了起來。
而已經上船的高順,眼見水軍士卒們的模樣,不由也明悟過來,口中驚喜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袁方卻沉靜如水,英武的臉上,只掛著一抹淡淡的笑容。
“陛下,臣和五千水軍死士,已經準備就序,請陛下下令吧。”呂蒙步上前來,拱手慨然道。
袁方目光在呂蒙的身上,掃了幾眼,這個年輕的水將身上,所穿著的,並非是普通的鎧甲,而是——
藤甲!
沒錯,就是南蠻人那刀槍不入,遇水不沉的藤甲。
而這五千具藤甲,正是李嚴平定南中七郡後,從蠻人手中繳獲,諸葛亮覺得這些藤甲,可能對袁方會有用處,便連同戰象一起,派吳懿秘密的運送往了前線。
袁方之所以不退兵,就是因為他心中,早就有用藤甲的計劃,只是在等著呂蒙水軍的到來而已。
袁方此戰,就是要令呂蒙統帥著這些精通水性的水卒,藉著藤甲不沉的特性,令這五千水卒,浮水越過漢水,出其不意的殺入敵軍水營。
只要這五千藤甲水卒,能夠成功的攪亂敵營,牽制住蔡瑁,令他無法及時出動戰艦,袁方就能趁機令他的千軍萬馬渡河,殺上南岸去。
沒有戰艦,我照樣也要殺過漢水去!
這就是袁方的計策。
這一刻,法正、郭嘉、高順,乃至於那些心懷狐疑的文臣武將們,方始恍然大悟,疑雲盡掃。
疑慮解除,將士們計程車氣立時大振,無不驚奇於袁方的奇思妙想。
“子明,這一戰,就靠你們了,去吧。”袁方手一揮,毫不遲疑的下令。
“臣等去也。”
呂蒙、太史慈、徐盛和蔣欽,四員精通水性在將,率領著五千身著藤甲的水卒,義無反顧的步下河灘,步入了漢水之中。
五千水卒,藉著藤甲的浮力,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中,向著對岸的敵營水寨,悄無聲息的游去。
這幾千水卒,乃是跟隨呂蒙,在青徐沿海訓練多年的精銳水卒。
這些在大海風浪中歷練過的戰士,其水性之強,要遠勝於曹孫兩家,在長江中訓練的水卒。
憑著超強的水性,再借助藤甲遇水不沉的能力,幾千號人一路遊浮,不到半個時辰,就接近了對岸的曹軍水營。
夜色中,敵營燈火點點,船上岸上巡邏計程車卒,幾乎很難發現,正有一支齊軍特殊的“蛙人”部隊,竟然遊過了整條漢水。向他們無聲無息的逼近。
太史慈水性極好,揹負著雙戟,遊在隊伍的最前邊。
前方棧橋的邊緣,距離他只餘下不到十步,他清楚的能看到,一名曹軍哨兵,正在棧橋上走來走去,打著哈欠。
“今天,終於到了我太史慈,再立功勳的時候了。”太史慈暗暗咬牙。眼中殺機如狂。
他雖受袁方信任。鎮守陳留防範曹操多年,但這麼多年來,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其他大將們,隨著袁方東征西討。建功立業。心中自是憋著一口氣。
而這一次。袁方看中了他水戰陸戰全能的實力,調他去跟呂蒙一起,訓練水軍。
蟄伏多年。今天,終於又到了他太史慈,揚名顯威的時候。
懷著爆發的熱血,太史慈悄無聲無息的摸上了棧橋,一隊鐵戟如風盪出,瞬間將那哨兵人頭斬落。
“敵營已到,都給我上岸吧。”太史慈揚著滴血的鐵戟,向著水中計程車卒們低喝。
成百上千的藤甲水卒們,紛紛的爬上了岸,摸向了一艘艘停靠在水邊的戰船。
“有敵人從水裡潛人,快發警報!”
紙包不住火,曹軍也不是瞎子,在近一千藤甲水卒摸上岸後,敵營之中,終於發出了警報。
鐺!鐺!鐺!
鳴鑼示警之聲,一時大作,急促高亢的聲響,瞬間遍傳全營,撕碎了夜的沉寂。
水營內部,聞訊的敵卒們,被從睡夢中驚醒,慌忙抄起傢伙,抄向了岸邊。
各艘戰艦和棧橋上,值守的數千敵卒,也在將官的喝斥下,紛紛點起火把,藉著火光,向水中尚在逼近的藤甲齊卒放箭。
一時間,火光照亮了沿岸一線水面,箭如雨下,密如飛蝗。
而在這個時候,袁方給他們所配備的藤甲,終於在關鍵時刻,發揮出了另外一個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