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見淮南上下風氣改善許多,楊行密這才召見各路官員,溫言安撫。
眾人見他還是與從前一樣寬仁,也放心下來。不過有了之前那次敲打,眾人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恣意妄為了。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楊渥在糧倉大火撲滅的第三天便已經出征了,而在出兵之前,楊渥也沒忘了去一趟新軍。
廣陵城外,當初楊渥練兵的軍營裡,如今已經成了一支新軍的營地。
營地裡面。
楊渥靜靜的站在隊伍的前端,望著眼前李承鼎等二十個隊長,以及他們身後站得整整齊齊的隊伍,不由感到滿意。
說實話,當初組建這支新軍,雖然目的是為了培養基礎軍官,但在他看來,這第一批的二十個隊長裡面就有九個都是將門子弟,有較為深厚的背。景,尤其是像李承鼎和周鄴,這兩人和楊渥的關係可是非同一般。
這些人雖然都是些可堪造就之輩,不過性子只怕也多倨傲,加上楊渥選出來擔任教官的人裡面,也沒有能在資歷、威望等方面與他們父輩比肩的將領,所以楊渥覺得教官們要讓這些心高氣傲的貴家公子們乖乖的聽從命令,努力訓練,只怕不是容易的事情。
不過後來他才發現,自己卻是多慮了。
此時的廣陵正是細雨濛濛,不過李承鼎等人卻無一例外的努力挺起胸脯,任憑雨水順著面頰滑下浸溼衣服,也沒有一個人動上一動;甚至於,連他們的眼睛都是過上半天才眨上一下。
“別的不好說,但紀律嚴明,意志堅定,有一股軍人氣質,這一點卻是無疑!”見了眾人的表現,楊渥不由在心中評價著。
這段時間,雖然很忙,但楊渥還是經常來新軍巡視,對新軍的訓練看得很重。
不過李承鼎等人之所以這樣服服帖帖的,卻不是楊渥的功勞,而是此刻正站在他身邊,一臉肅然的尚公乃。
尚公乃認為,軍人最重要的便是服從,軍規軍紀必須嚴格貫徹,這一點得到了楊渥的認同。
所以,自從新軍開訓以後,尚公乃每天都會讓士兵們排佇列,尤其是夏季最熱的那幾天,更是天天在太陽底下排成佇列暴曬,目的據說是為了鍛鍊他們的意志力和服從性。
而且,尚公乃還帶著幾個侍衛時常在隊伍裡面來回巡視,只要有人敢稍微動上一動,立馬上去便是一陣老拳。
這些公子哥們,哪裡受過這種苦,有去找尚公乃理論的,結果捱了一陣老拳;有向楊渥反應的,結果楊渥推脫說,這是教官訓練,他不好干涉;還有自恃學過武藝的,想要武力反抗,卻不料尚公乃的武藝更加精熟,他們根本不是對手,結果同樣是捱了一陣老拳。
除了站佇列外,尚公乃還變著花樣的折騰李承鼎等人,只要他們稍有違背紀律的情況,便是一陣老拳下來,同樣是一點情面不講。
這一來二去,就像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一般,李承鼎等人也就放棄了抵抗,最終只能認命。
到了如今,這些隊長們在紀律服從性方面已經取得了極大成效,這讓楊渥覺得,讓尚公乃來當這個教官,卻是選對了。
除了鍛鍊意志力和服從性外,新軍裡面還教授了許多東西,比如該如何在野外紮營,作戰時該如何分配兵力等,不過教的都比較散亂,不成系統;楊渥選的這些教官們,雖然身經百戰,實戰經驗豐富,帶兵的本事也沒的說,不過讓他們來教書育人,卻還差得遠。
而且楊渥看得出來,這些教官之中,除了丁這個性格謹小慎微的總教官,以及尚公乃這個不管讓他去幹什麼他都會盡心盡職的職業模範外,其他幾個教官,比如孫琰、李德誠等人,對於將他們放在這裡教授新人,心中是有些不情願的。
他們畢竟是有本事的人,又還存有建功立業的想法,自然不願呆在這種沒什麼晉升機會的地方。
合格教官的缺乏,這肯定會成為制約軍校發展的一大因素,可惜楊渥暫時也沒有什麼辦法解決。
當然,他這次來此的目的卻不是巡視的,而是想要帶這些人上戰場的,尤其是李承嗣等九人,他們作為將門子弟,雖說從小就接觸過,但真正上戰場卻還是第一次。
解散隊伍後,楊渥將李承鼎等二十個隊長召集起來宣佈道:“這一次南征,我會帶上你們,不過不是要你們上戰場,而是讓你們去看的。你們這些天學了很多東西,不過你們肯定也留下了很多疑問,這些疑問,光靠想是沒有用的,必須到軍中去看看。看看你們實際見到的,和你們學到的有什麼不同,然後回來寫一份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