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個車隊就不一樣了。
可雖然他打的是拉正信下水的主意,但剛才的話倒也並非是危言聳聽。
f1的動力供應商可不是那麼好做的。雖然目前f1開放了引擎供應商限制,允許動力商介入,可是幾乎所有有引擎需求的車隊都會選擇四大動力商進行合作。
不為了別的,就為了穩。
每一個車隊,包含測試、練習與比賽正賽在內,每年大約要用掉100個引擎。這一百個引擎,對車隊來說可是一筆大支出。
沒有哪個車隊會輕易的將這份訂單交給哪個愣頭青供應商。
雖然四大供應商供應的引擎都是各自玩兒剩下的落伍貨色,可是在很多時候,擁有賽事經驗和f1賽道技術積累的落伍貨色,也代表著穩定西這就是四大供應商的競爭力。
所以,在伯尼看來,雖然李凡愚野心勃勃,可是對於正信的引擎生意,他並不看好。
對此,李凡愚仍舊不置可否。
和伯尼閒聊了一會兒,特意請求f1總部方面儘快透過正信的動力上申請之後,李凡愚便和程珂一起告辭離去。
出了f1總部的大門,李凡愚忍不住輕笑。
見他這般模樣,程珂奇怪:“你笑什麼啊?”
看著小妮子一臉的好奇,他使勁兒的揉了揉程珂的頭,這引起了後者的強烈抗議。
面對張牙舞爪的珂珂同學,李凡愚笑道:“我算是發現了,不管我做什麼事兒,都有人跳出來說不行。”
程珂轉了轉眼珠,“那你怎麼辦?”
李凡愚抬手看了看手錶,然後將目光放在了維也納有些灰白的天空之上。
“當然是用事實證明,他們的主觀臆測,都是傻x的想法嘍。”
第1569章:目標,紅牛!
雖然不看好正信以獨立引擎供應商的身份進入f1,可是為了響應今年剛剛頒佈的f1賽季中可更換引擎供應商的新規,以及承諾給紅牛車隊的引入更多獨立引擎供應商以平衡車廠對和非車廠隊動力實力差距的諾言,伯尼還是很快的將正信的引擎上申請搞定。
隨著正信成為f1最新動力商的訊息被f1方面正式公佈,在業內以及車迷之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對於正信這麼一箇中華車企,以這個身份進入f1,外界的聲音大為迥異。
在中華國內,自然是一片期待之聲。
這可是f1啊!
f1代表著啥?世界汽車工業頂級技術的合集!
這個訊息,著實讓國內的正信車迷一陣振奮,期待正信引擎在f1賽事之中大放異彩的聲音比比皆是。
為此,品車網特地在其首頁用大篇幅打出了“中華動力走進f1”的宣傳板塊,為正信集團瘋狂打call。
但是國外的媒體的網友,對於正信集團作為f1引擎供應商的這個最新動態,卻是抱著充分的懷疑和不屑。
就比如美國汽車賽事週刊,主編阿里爾親自撰文,釋出了一篇名為《規則越改越糟,門檻越放越低》的文章。
文章其實主要是抨擊f1方面關於比賽規則朝三暮四,朝令夕改的做派。但是因為這一次正信加入動力供應商陣容,也作為被阿里爾當成了一個主要的論據,來旁證f1方面對零配件供應商審查制度的“無底線放寬”。
在文章中,阿里爾如是說到:“我的與f1結緣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那個時候我還是一個懵懂的少年。直到現在我還清晰的記得,那時候f1賽場是有多麼的激情澎湃。實在難以想象,在時隔四十年後,我一直鍾愛且報以希望的f1竟然會墮落到如此地步。
看看這些年,f1官方都做了什麼、在四十年間裡,f1的規則大改了二十六次,小修小改幾乎年年在上演。更加荒誕的是,那二十六次的達較大改動中,竟然有一半以上都是改了之後實行了沒有多久便改動了回去。
上帝,我實在難以想象八十年代的f1僅僅用1。5l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便可以輸出最高1300匹的動力,而現在的1。6lf1發動機反而較四十年前在效能上沒有多大的進步。你們都明白,我指的是燃油流量限制那該死的規定。
而現在,更加無厘頭的是;f1不禁用各種奇葩的,根本不需要的規則,大大的限制了f1引擎向更高水平攀登的勢頭。更是在引擎供應商方面嚴重摻水,就連正信這樣絲毫沒有f1比賽經驗,只能在fe玩一玩方程式的傢伙,都赫然登上了f1的供應商名單。(我想禰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