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本地的車卻大多

遍體鱗傷:碎了的後視鏡(猶如拳擊手打成菜花狀的耳朵),扁了的保險槓,爛

了的車後燈,車身上左一道右一道的劃傷,不見了蹤影的輪轂蓋,還有搖搖欲墜

的排氣管。這些不是狹路相逢上演生死時速的戰果,就是停車場上爭搶車位的紀

念。自駕車遊客要是碰上掛著這類“功勳章”的本地車可千萬要加小心,最好能

給它們留出足夠寬敞的車位——對方可決不是好惹的主兒。

說這些車不好惹,倒不是因為開車的人技術太差或脾氣太臭,而是因為他們缺乏

耐心又總是要趕時間,而且對於車位的間距大小總抱著過於樂觀的估計。他享受

這種見縫插針的樂趣,不像那些謹小慎微的司機唯恐避之而不及,就算他的估計

有那麼一兩英寸的小小誤差又如何——保險槓不被撞幾下,怎麼看得出它保險不

保險?事實上,普羅旺斯人對座駕的獨特見解直接影響到他們車子的外觀利益,

同時,他們的生理“缺陷”也制約了其駕駛水準的進一步提升。

首先,普羅旺斯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車的呢?顯然,他並不把車當作表達自己獨

特個性的方式,也不認為車是財富、地位和個人氣質的彰顯,他眼中的車無非是

只裝著四個軲轆、能跑會動的盒子。他並不指望這個盒子引來路人傾慕的眼光或

鄰居豔羨的注視;他只要求它能把肚子裡裝的東西從此地運到彼地,同時保養的

費用能儘可能降到最低,如此而已。換句話說,車子不過是一種使用工具,只要

它能使能用,還費力搗飭個啥?這兒撞個坑,那兒刮塊皮兒,絲毫不會影響車的

行駛,所以還是省省給它做整容手術的麻煩和花銷吧。不過,要是碰撞或刮蹭確

系對方過失所為,因此對方必須為一切修理費用買單,那情況就另當別論了——

把坑坑窪窪的地方補好可就成了當務之急。這種對私人交通工具的實用主義態度

正是造成本地車大多外表邋遢破爛的原因之一。注意,只是原因之一。

另一個重要原因與普羅旺斯本地人的先天身體“缺陷”密切相關。不知何故,老

天爺只肯給普羅旺斯人生出兩隻手,而要在開車的同時又抽菸又聊天,兩隻手怎

麼夠用呢?開車時不管是抱著電話煲粥還是和身邊的人神聊,缺了豐富靈動的各

種手勢可不行,在普羅旺斯人的口頭交際中,手勢實在是必不可少的輔助手段。

正因為如此,司機在開車時,常有那麼幾秒鐘會暫時對車輛失去控制,可沒有第

三隻手幫忙,還能叫他怎麼樣呢?沒準兒政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