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他們手上。評論家的好奇心也不亞於普通人,更重要的是他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確,所以點映當天來觀影的評論家也是前所未有的多。
至於結果,上面那些評論足可以說明一切了,評論家們不得不承認好萊塢的那位天才小姐再次換出了前所未有的成績,給了所有質疑的人一記重重的耳光。
自己錯了就要承認,就連專挑刺的小報也只能從拍攝手法等等方面下手,而不敢說什麼安吉拉將這個題材拍得糟糕透頂之類的,更何況當初這些盡極挖苦的評論家。
不過,他們並沒有過多的在專欄裡為當初的看走眼進行自我辨解,而是用“以最好的詞語對這部電影大加讚揚”的方式來表明態度。這不奇怪,想想他們都不約而同的迴避了“安吉拉是如何思考的”、“安吉拉是如何精確把握住其中的脈絡的”這種問題就知道了。
常識告訴人們,一個再天才的女性導演想要在19歲就執掌好這種無比沉重無比壓抑的題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安吉拉卻徹底的顛覆了這種認知,這讓很多人都難以接受,如果不是之前還有個奧斯卡最年輕最佳導演提名的光環,而且《美國麗人》也是部佳作,還有方方面面的東西,說不定真會有人用“妖孽”這個詞來稱呼她。
沒人能知道她是如何做到這個地步的,既然問題無解那就丟到一邊別追究好了,《鋼琴家》的口碑已經不容質疑。因此,歐洲方面除了英國媒體對這部電影有所報道外,大陸上幾個國家的報刊雜誌則通通陷入了沉默,即使安吉拉的FANS在這些媒體的網站上大肆嘲笑他們目光短淺也不能讓這些人出來辯駁一二,畢竟這一年來他們說了什麼話大家都有目共睹,這一個大巴掌甩過來不難受個幾天怎麼可能。
“現在只剩下票房問題了。”安吉拉這麼對娜塔莉說著的時候,兩人還有斯嘉麗正坐在曼哈頓比克爾納街的長椅上,和遠處的自由女神像隔海相望,而時間是2000年1月2日。
到紐約的話怎麼可能少得了娜塔莉的陪伴,雖然剛離開倫敦可對於安吉拉來說這已經不重要了。而叫上斯嘉麗是娜塔莉的主意,逛街嘛,熱鬧一點才有趣。
斯嘉麗本來不想來的,按她的話說就是作為知情人士插在她們中間逛街不覺得奇怪嗎?結果安吉拉帶著娜塔莉直接殺上門來,威脅說她如果不一起去就帶她弟弟亨特去,於是思考了幾秒鐘後的姐姐在弟弟希冀的眼神中放棄了初衷——可憐的亨特。
本來娜塔莉還想把麗芙也約出來不過被安吉拉否決了,因為麗芙此刻正在澳洲和母親過新年。當然,實際理由就不用明說了。
“難道你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還想著要怎麼賺錢嗎?”娜塔莉一隻手拿著熱飲另一隻手拉了拉自己的帽子,仔細打量了下安吉拉後又加了一句:“得承認,你黑髮黑瞳的模樣和以前一樣漂亮。”
“你又不是第一次看見我這樣打扮了。”安吉拉白了她一眼,看看四周後還是將平光眼鏡又戴上。然後再次白了她一眼:“既然要公映,為什麼不能想著賺錢?我可以答應了史蒂文,將這部電影的收入捐給大屠殺基金會的。”
說道這裡她忽然嘆了口氣:“而且當初為了讓艾德同意投資,我可是保證虧損多少就十倍的賺回爭少,要是虧損超過1000萬的話……上帝啊……”
在點映的時候《好萊塢報道》曾做了個調查,在觀眾當中隨機抽查了100位中年人和100位青年人的觀後感。那些上了年紀有些閱歷的人都認為這部電影很震憾很出色,不亞於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單》,值得觀看;而年輕人則普遍認為太悶了,有好幾個都承認是衝著安吉拉才會去看的,雖然他們都沒有說不好看,但是不是發自真心就很難說了。
所以安吉拉才會有這種擔心,不過有意思的是在砸錢的時候她可從來沒想到這點,從市場出發安排上映日期還是艾德做的。其實,從本質上講她計較的還是,這不是自己的作品——即使她在其中已經儘量加入了自己的思考。
“得了吧,這樣的擔憂是毫無道理的。”斯嘉麗這時插嘴道,“整個美國有2億人口,每個人都到電影院裡去看一次足夠你收回成本了。”
“所以說你不會是個合格的製片商,曼妮!”安吉拉按了按她的腦袋。
“錯了,我不是合格的製片商是因為我不像你那麼變態,”斯嘉麗扮了個鬼臉,“19歲的世界級導演,是《紐約時報》還是《華盛頓郵報》說的來著?”
“誰讓你用這個詞來形容來我!”安吉拉當即露出怒氣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