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別法,惟日夜悔恨不該娶這攪家星罷了,都是一時沒了主意。於是寧榮二宅之人,上上下下,無有不知,無有不嘆者。
薛家那位大奶奶,賈母也是有所耳聞的,就是賈母這個活了這些年的,也真沒見過這樣的兒媳婦。薛姨媽不是厲害的人,中間就只有薛寶釵這麼一個小姑,而且依著薛寶釵平時的為人處事相處起來也並不困,薛蟠就是有幾個通房,看不順眼打發就是。
嫡妻收拾通房丫頭,手段要是那啥一點都要被說厲害,現在薛大奶奶是壓過老公,然後又要壓過婆婆一頭,那跟兒子想打爹是一個道理的,那架式根本就打算造反的。薛姨媽那可是嫡妻親媽,還不是繼室呢。
賈母其實還挺同情薛姨媽的,寡婦帶大兒子,兒子還不爭氣,好不容易娶了媳婦,正要享福抱孫子的時候卻攤上這樣的兒媳婦,實在太不幸。
賈母嘆氣幾聲,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什麼好。雖然說休妻這種事情很不體面,但是想著壓婆婆一頭的兒媳婦,要是賈母攤上了,唯一的辦法就是休妻。不然這樣一個連臉面都不要的攪家精,外人看著更是笑話。
賈母和薛姨媽在這邊唉聲嘆氣著,南安侯太太和南安太妃,也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宴會,她們是想借這個宴會來找一個‘乾女兒’。只要收個義女,請封為郡主,這和親的事情不就可以了麼?
想到就做了,南安太妃,開始頻頻給京中有女兒的人家發帖子。就是林黛玉都收到過一次。
到了宴會這一天,南安太妃,看著自己面前奉承的姑娘們,在她身邊,是她的心腹媽媽,不停細聲說著那個姑娘是哪家的,父親是何官位等等。
對於那些身份高的,父親官位顯達的,已經訂下親事的,自然不在考慮之列的。不過是囑咐侯府的人,一定要好生招待著,切不可慢待了。而她則帶著小女兒親自和那些出身不夠高的姑娘們說笑。其中,最為出色的,便是賈探春了。
南安太妃雖然不喜賈家人,但是此時以對比,還是覺得賈探春的身份最為合適。賈家如今的情形不好,他們家的人自然不會為了一個庶出的女兒而推掉上門的富貴!
“喲,看看,還真是可人兒!賈老太君教養的孫女果真不一般!”南安太妃拉著賈探春和賈惜春的收誇讚道。
兩邊的媽媽都是人精,自然知道了自己主子已經選好了人,便是這個賈家的探春了。
“那是,太妃娘娘也不想想,宮中的賢德妃娘娘可是賈三姑娘的姐姐呢!便是皇后都要誇讚的人兒呢!”
賈探春羞紅臉,低頭道:“太妃廖讚了!”
“來,我也沒有什麼好東西,這個翠玉鐲子便是我給探春你的見面禮。”南安太妃看著從手腕上褪下一隻一看就不是凡品的玉鐲來。
賈探春推辭了一會兒,拗不過太妃,還是笑著接受了。
賈惜春也得到了一根釵子,自然比不得賈探春的貴重了!
南安侯小姐也知道賈探春就是將頂替自己遠嫁的女孩子,不由得拉著賈探春說起話來。
一時間,賈探春心中得意之極,這麼多的大家閨秀,也只有自己最得太妃娘娘的看重呢!探春還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來了一個得意的笑容!
別人沒有看見這個稍縱即逝的笑容,但是賈惜春卻看到了,心中卻是嘆息不已,賈探春平日裡看著精明,今日卻被太妃的誇讚得忘乎所以了!完全沒去想不合理之處!罷了,橫豎都是她自己的事情!
她怎麼樣,也怨不得別人了。
賈惜春回家後,和璉二奶奶說起南安侯府所見,璉二奶奶和梅嬤嬤對看一眼,兩人都猜到了南安太妃打的什麼主意了!想到三姑娘的表現,倆人都沉默了!
果然三天後,就傳來訊息,說是南安太妃收了賈家三姑娘為義女,還上書請旨請皇帝給了賈探春一個郡君的封號。
又半個月後,宮中傳來訊息,皇帝許了茜香國的婚事,以南安侯府的郡君下嫁。外族人並不知道這個郡君乃是半路封得,因此高高興興的同意了,和禮部商定好,次年春天茜香國的人將來迎娶郡君後,就離京去了。
別說賈母搞不清楚賈探春打的什麼主意,就是安夫人和趙姨娘也搞不清楚賈探春打的什麼主意,話說這事都是賈探春自己一手促成的,她又不是傻子,就連賈惜春都看明白的事情,她這個紅樓中的女諸葛又怎麼會看不明白了!
就是因為太明白了,所以賈探春才來了這麼一招,誰讓她無意當中聽到大房的對話了,知道了王夫人幹下的一系列蠢事,這些事情她又不敢對別人說,